第111章
过了上元节,年节算是过完了。日子又恢复了平静,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买卖。
白小芽为了多挣钱,决定再煮些粥,蒸些小笼包,煮些咸鸭蛋和卤蛋,早上当早食卖。
小镇上客流量少,她只有卖的种类多,走量,才能多挣一些。
一番商讨后,大家都觉得可以试一试。
于是她就去买了五十个鸭蛋,用草灰等,包了一缸子皮蛋。
待皮蛋熟了后,她剥掉草灰和外壳,将晶莹透亮的皮蛋洗干净切成丁,瘦肉切碎,和白米煮了一锅皮蛋瘦肉粥。
起锅前,倒上适量的香油,撒上一小把葱花,大勺子搅拌翻匀。
除此之外,她还用各种杂粮,煮了些甜口的八宝粥。
“来,大家都尝尝粥。”白小芽给每人都舀了两份粥,一人半碗八宝粥和皮蛋瘦肉粥。
黄宁端起手边的一碗皮蛋瘦肉粥,用汤匙舀了些,吹了吹热气送入嘴里。
他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味道,随后点头道:“掌柜的,皮蛋瘦肉粥很好吃。老实说,刚才在剥这个蛋时,我觉得有点臭,没想到煮出来竟然口感这么好,蛋白很糯,吃起来有点像猪皮冻。”
江玉红吃的是八宝粥,小姑娘家总是爱吃甜食。
她呼呼的吹着热气,一口接一口的吃:“嫂子,我觉得八宝粥很好吃,我还能再吃两碗。”
江远山两样都尝了,他觉得都好吃。
在他看来,只要是白小芽做的,没有不好吃的。
得到大家的肯定后,白小芽笑得一脸满足。
“那就定了,明儿早上我们就开始卖早食,再蒸些鲜肉和酱肉口味的小笼包子,搭配着粥一起卖。”
黄宁道:“还有咸鸭蛋和卤蛋,可以搭配着白粥一起卖,再煮些白米粥。”
定下后,白小芽便开始准备食材,每一样的量她都没弄太多,怕卖不完。
有江远山在书院宣传,基本上不愁卖,书院的书生,大部分都喜欢到她这里吃饭。
眼看着秋闱就剩一年多了,她想趁着去京城前多挣点银子。
京城物价高,吃穿住行每一样都得花钱,而且费用还不低。
在小镇上,一碗白米粥只要一文钱,到了京城可能都得要三四文钱。
她的目标是在秋闱前,存够一千两银子。
现在她手里只有一百二十多两银子,这些还包含了年底李春花交给她的二十多两。
原本去年过半的时候,她手里就有三百多两银子,因为王平安的事,加上后面为了白小蝉,她这里花点那里花点,不知不觉间银子就花出去了。
而且自从王平安闹事后,她就关门歇业,后面因为白小蝉的事,她也没能好好经营饭馆,一直入不敷出,手里的钱只出不进。
结果到了年底,手里只剩下一百两银子了。
反倒是李春花,一年下来还攒了二十多两银子。
去年李春花养鸡养鸭养猪,卖鸡崽子和鸭苗的钱,都攒了下来。
除了卖鸡鸭的钱,不忙的时候,李春花还带着江玉姝上山采药卖。
因为赵金明家是做药材生意的,有他这根线,加上江远山和他是同窗,同在白马书院读书,而且他又经常到白小芽饭馆吃饭,一来二去的,赵金明和他们也就熟了。
白小芽提过一嘴后,赵金明满口答应。
最基本的药材,比如鱼腥草,这种山里的半坡上长了很多,其实田埂上也会有,只是田埂上挖得人多,所以没多少。
今年要是顺利,她觉得到年底,攒下一千两银子是没问题的。
除了饭馆这边固定的进项,她打算继续大量做一些菌油、辣椒酱等与周掌柜合作,她这边供货,由周掌柜出面,拿去各大酒楼卖。
菌油的话,夏秋之季山里出菌子多,到时候她可以多做一些。
辣椒她去年收的快要用完了,今年她打算多种一些,她自己买的这两块地,一半都拿来种辣椒。
丰衣足食又平平顺顺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端午。
去年的端午,白小芽包了三种口味的粽子,红枣豆沙、咸蛋黄,以及鲜肉的。而且每一样都没包太多,只包了几个,主要是自家吃,意思意思。
结果没料到还挺受欢迎,来她店里吃饭的人,看见黄宁吃的咸蛋黄口味的粽子,不少人都想买。
所以今年,白小芽打算多包一些。
四月中旬她便开始腌咸鸭蛋,腌了两缸,鸭蛋是她到村里买的,因为一次性买的多,所以价格也比较实惠。
除了咸鸭蛋,她又包了一百个皮蛋。
在端午前的头几天,她就领着江玉红和黄宁,到白马山下的河沟边摘了三大筐苇子叶,并泡了满满两大盆糯米。
馅料她也准备了好几样,有鲜肉丁、腊肉丁、咸蛋黄、虾仁、豆沙、枣泥,还有双拼,咸蛋黄腊肉丁、咸蛋黄鲜肉丁、鲜肉虾仁、枣泥豆沙等。
因为这次包的粽子多,李春花和江玉姝,以及江二婶都过来帮忙一起包,每个粽子的馅料都很足。
一家人坐在后院,包着粽子说说笑笑,黑狗趴在后院的门边,时不时叫两声。
第一锅粽子出锅后,自家人先吃。
李春花拆开了一个咸蛋黄腊肉丁的双拼粽子,粽叶刚一打开,便弥漫出腊肉和蛋黄的浓香味。
因为是裹着腊肉煮的,煮熟后的粽子剥开后,糯米泛着诱人的焦糖色,金黄油亮的糯米冒着热气和香味。
江二婶看得直吞口水,她迫不及待也拆开了一个,是虾仁鲜肉的,糯米的颜色还是白色的,但却散发出一股鲜香味。
“这味道太馋人了,我赶紧尝一尝。”江二婶顾不得烫嘴,胡乱吹了几口热气,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
江玉红笑嘻嘻地问道:“娘,怎么样,好吃吗?”
江二婶吃得直点头:“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江远山拆开的是枣泥豆沙粽子,他吃粽子喜欢吃甜口的。
他剥开后,沾了点蜂蜜,软糯甜香的豆沙在嘴里入口即化,混着糯米吃下去,又糯又甜,唇齿留香。
于是第二天,白小芽起来煮了两大锅,一锅甜味的粽子,一锅咸味的粽子。
煮熟后,她就摆出来卖。
江远山早上吃过饭后,带了几个粽子到书院,咸味和甜味的,各带了一些。
中午就来了很多书生,专门来买粽子。
五月初五的早上,白小芽和江玉红去地里割了些艾草,扎了两把挂载后院门上,剩余的都拿来晚上煮水沐浴。
卖粽子的同时,她还煮了些粥,搭配着粽子卖。
除了平日里卖的皮蛋瘦肉粥和八宝粥,她还将包完咸蛋黄粽子后剩下的蛋白,切碎了和白米一起煮成咸蛋粥。
然后她又用白米和小米,以及少量的糯米,再加些桂花和黄糖,熬成软糯香甜的桂花粥。
一碗咸蛋粥两文钱,一个咸蛋黄粽子十文钱。
鸭蛋的成本价算是两文钱一个,再扣去米的成本,卖一碗粥加一个咸蛋黄粽子,大概也就能挣九文钱。
单卖一碗粥一个粽子,挣的不多,量多就挣的多。
桂花是去年秋天,她自己后院那棵桂花树上收的,米也是家里种的,因为没什么成本,所以她卖得不贵。
一碗香甜软糯的桂花粥,她只买一文钱,所以买的人也多,主要是她熬得软糯又香甜。
端午这几天,她每天光卖粽子卖粥都挣了好几两,再加上其他的,一天下来竟然挣了十两银子,还是扣除成本后的纯利润。
挣了钱,白小芽心里高兴,对待黄宁他们也大方。
晚上她给每人都发了一百文的奖银,工钱也给他们涨了一钱。
五月一过,眼看着天慢慢就热了。
吃干锅冒菜的人逐渐也就少了,白小芽决定把热食变成冷食,她又重新拟订菜谱,改卖冷锅串串和凉皮凉面。
一开始,其实她只想单纯的卖米线,附带卖一些卤味。
可后面她发现,卖得太单一了,挣的就少,一天挣几钱银子,一个月下来连租金都挣不回来,于是她便增加了干锅。
最后一步一步的增加东西,卖的种类越来越多,确实挣了不少钱,但累也是真的很累,很多时候,到了晚上倒下就能睡着。
夜里,忙碌了一天之后,大家都在后院吃着西瓜乘凉。
白小芽坐在石凳上,一手打着蒲扇,一手拿着西瓜啃。
黄宁吃完了两块西瓜,抹抹嘴,问道:“掌柜的,你有没有想过把咱们的饭馆扩大?”
白小芽吐出嘴里的西瓜籽,摇头道:“不是场地大小的问题,是人少。在咱们这个小镇上,人就只有那些,客流量少,你扩不扩大,来回就那些人上馆子吃饭。”
江玉红点点头:“嫂子说的对,咱们这毕竟只是一个小镇,除非是在县城。”
白小芽:“所以你看我们从最开始的卖米线,到后面什么都卖。因为单卖米线和卤味,日子长了,人家吃腻了就不来了,咱们就没法继续挣钱,只能一直不停的变换食物和口味来吸引客人。”
江远山吃完西瓜,起身去洗了洗手,他走回来,坐到白小芽身边,以书院那边来分析:“院试一年一次,乡试三年一次,书院里面的人,基本上几年下来都是那些人。
三年一次的乡试,三百人里,能考中举人的也就十来个,有时候甚至只有四五个。没中举的,继续等三年,几乎都是熟面孔。”
白小芽:“正因为书院的人固定,所以咱们的生意也好做,也不好做。不好做的原因是他们常来,同一样食物吃久了谁都会腻。好处是,咱们的饭馆在他们那是有口碑的,每次卖新的食物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不过她没打算一直在镇上开饭馆,不管明年江远山能不能考中,她都已经想好了退路。
今年攒够银子,明年要是江远山没考中,那她就搬去青城府,在府城开饭馆,生意肯定比这里好得多。
要是江远山中了,那她跟着去京城,在京城开饭馆做买卖,肯定更好。
接下来白小芽每天早上卖包子和各种口味的粥,中午就做些凉皮凉面,以及少量的冷锅串串。
王楼镇和柳溪镇两个镇在修桥,她做的凉皮和凉面很好卖,修桥的石匠木匠等工人,基本上都到她这吃饭。
因为她这边量大,能吃饱的同时,味道也好吃,所以来吃的人多。薄利多销,倒也挺赚钱。
某天中午,几个石匠到她这边来吃饭,一边吃着碗里的凉面,一边说着王楼镇上发生的事。
其中一人道:“说来也是好笑,王楼镇西街姓赵的那家,大家总是叫他赵光棍的那个。你们说奇怪不,他都打了几十年的光棍,去年突然娶了媳妇儿,还是一个快半百的老婆子。”
另一人道:“我听说啊,那老婆子前夫姓柳,是柳家村的,孙子都是一大帮的人了,不知道她怎么想的,竟然嫁给了赵光棍。”
“是呀,真是什么奇怪事都有。你说要为了口吃的,那还说得通,可那柳老婆子,在赵家被赵光棍当狗一样的拴着,每天只给他做饭洗衣裳,赵光棍有事没事就打她。”
“可不,连我看了都不忍心。上午我路过他们家门口,看到赵光棍用洗衣裳的棍子在打她,那柳婆子干瘦如柴,身上被打得没一块好皮。”
那些石匠的对话声,白小芽一字不落的听进了耳朵里。
下午打烊后,她去了王楼镇,趁着赵光棍不在家,去了他家里。
她这是第一次到赵光棍家来看柳婆子,原本她是不想来看这个人的,毕竟她的目的就是为了折磨柳婆子,让柳婆子也尝尝白小蝉所受的罪。
赵光棍道家很破,别看他是住在镇上,连村里许多庄户人家都不如。
墙是破的,墙体都裂开了缝,屋顶也是破的,下雨就漏水。
白小芽走进赵光棍家,看到柳婆子脚上拴着狗链子,被绑在院子里的一棵树旁。铁链子上有把锁,钥匙不用问肯定在赵光棍手里。
原本就干瘦的柳婆子,此时蓬头垢面,佝偻着腰,驼着背,身上的衣裳破破烂烂,隔了很远都能闻到她身上传出来的臭味。
柳婆子抬起头,一双眼睛混浊无神。
她以为是赵光棍回来了,然而在看到白小芽后,她那双混浊的眼里迸发出强烈的恨意。
“是你!”她沙哑着嗓子,发出粗噶的声音,“你来干什么?”
白小芽不敢走上前,就站在门口看着她。
“柳婆子,你后悔吗?”白小芽问她,“你后不后悔虐待白小蝉?”
“我为什么要后悔?我有什么好后悔的?”柳婆子怒吼道,“她嫁到柳家,我是婆婆,她是儿媳妇,我打她骂她天经地义,有什么不对?”
白小芽冷笑道:“你觉得天经地义,那赵光棍打你虐待你,也是天经地义对吧?”
柳婆子:“我在柳家做儿媳妇时,也是这样过来的,那死老头的娘,我的婆母,她也是天天打我骂我。
那时候我不能还口更不能还手,只能熬,熬着孩子们长大,熬到我婆母死,我自己做了婆母才算是熬出了头。”
白小芽觉得又可恨又可悲:“所以当你做了别人的婆母时,你就像当初你的婆母对待你一样对待你的儿媳妇。
于是你就天天打白小蝉,比你的婆母更过分的打她骂她。”
柳婆子:“我在做柳家儿媳妇的时候,我也是天天挨打挨骂,我都能活下来,还养大了好几个孩子。她怎么就活不下来,那说明她命短,她活该病死!”
白小芽不想再去这个恶鬼多说一句,转身就走了。
她回去就让江远山找了赵金明,再次吩咐赵光棍,狠狠的折磨柳婆子,随便怎么折磨都行,不用有任何顾忌。
后来没几天,她就听修桥的石匠说,柳婆子死了,被赵光棍虐待死的。
听到柳婆子死了的消息时,白小芽正在给客人倒茶,手中的茶壶一歪,洒了几滴茶水出去。
接下来很少再有匠人谈起赵光棍和柳婆子,毕竟他们算不上多有趣的饭后谈资。
白小芽心底并不觉得内疚,在她看来柳婆子和她儿子柳金,母子俩害死白小蝉,他们就是杀人犯,死得一点都不无辜。
之后每天都忙着生意上的事,她也没心情去想那些。
从炎热的六月到金秋九月,连续三个月,白小芽饭馆的生意都如火中天,每天都是从鸡鸣便开始忙,一直忙到下午太阳落山。
李春花和江玉姝母女俩,在家也没闲着,春天耕种的同时还不忘挖笋,摘香椿,夏天又去山里采菌子、到河里捞鱼虾,晒鱼干虾仁。
有时候江玉姝在山里捡到了几窝野鸡蛋都会拿到镇上送给白小芽,她们全身心的在后方支持她。
江远山在陈员外走后,也就没再写话本了。
现在他也不缺钱,把更多的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
过了九月,天也一天比一天凉。
白小芽没再卖凉皮凉面,继续卖热的辣的食物,因为天冷,吃些热热辣辣的更能驱寒。
不过秋季干燥,她倒是每天都会炖些润肺的粥来卖。
过了秋,又是寒冬。
转眼又是一年……
开春后,日子过得更快了,因为今年便是三年一次的大比,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到秋闱了,各个府县的学子们,都咬着牙在较劲儿。
白马书院里的学子们出来吃饭的次数也减少了,因为都提着一颗心在等待秋闱的这天。
作者有话要说:真的挺对不住大家的,因为这本书没有存稿,加上我不是全职写手,后面经常不能做到日更,说了不断更结果还是断了,身后插满了旗帜~特别内疚,特别对不起大家。
老实说,这本我自己没有那么满意,后期写得有点疲惫,也有点急,很多内容我过得有点快,总归不是很到位。每天还有小可爱陪伴,我又感动又挺不安的,只希望下本能写更好。
下本书开文前,我一定得好好存稿,至少存够十万才敢开文了,断更真的伤不起,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我自己。
晚安各位小可爱,最后一个flag,这周肯定能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