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门外,求见皇帝的孙承宗和黄立极正焦急的等待着。守门的两名内臣在一边低头伺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
在过去的一年中,这两位大臣是真正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的重臣,也是最得崇祯信任的外臣。宫内24衙门经过整顿之后,现在宫内的风气大有好转,最喜欢拉帮结派的宦官都被打发了出去,剩下的都是一些较为老实的人员。
但是宫内跟红顶白的习惯,还是不容易消除的。在这两位崇祯最为信任的重臣面前,他们完全没有了往日趾高气扬的做派,只有谨小慎微。生怕在这个非常时刻触怒了两位重臣,让自己吃上一顿排头。
孙承宗和黄立极虽然都是来求见崇祯的,但他们并不是一起过来的,事实上因为这两天京城舆论对总参谋部的攻击,让孙承宗对黄立极还是产生了一些看法的。
不过蓟州前线不断传来的坏消息,让孙承宗再无心同这些官员们进行口舌之争了。他现在只想尽快赶到蓟州城去,稳住蓟州防线。防止后金大军冲出蓟州防线,进入到无遮无挡的华北平原地带。
后金这次出兵,大多是骑兵部队。如果让这只军队进入到广阔的平原地带,孙承宗觉得即便是多上3倍的兵力,以步兵为主的明军也是无法堵截一只骑兵集团的。
孙承宗为此做出了退让,愿意按照原来的计划,只携带两只新军部队出京。不过他希望能够尽快出发,不要继续拖延下去了。京城官民对于孙承宗的决定倒是松了口气,不再继续对着孙承宗死缠烂打下去了。
但是这个出兵计划却卡在崇祯这里,现在已经是11月1日,距离后金破长城关口,已经过去了5日。孙承宗觉得,无论如何明日都要出兵了,在事情变得更为恶化之前。
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皇帝却把自己关在了后宫,拒绝了所有人的求见,这让被拒之门外的孙承宗有些心急如焚。
在另一边的黄立极,同样也忧心忡忡,但他并不是担心后金军队冲出燕山山口,肆虐京畿附近的地区。而是担心抽调了一半武力的新军,还能不能挡住后金对京城的进攻。
黄立极跑来求见皇帝,其实是代表京城官员的主流意见,想要扩大征召军队入卫的范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传召京畿附近的军队。
事实上,黄立极今天主要是来劝说崇祯,希望能够把宣大军和辽西军召集一部分入卫京师,而不是把这两只能上阵的边军用于抄截后金军队的后路。
在黄立极看来,只要能够保住京师不失,就等于保住了大明的元气。至于后金军队,也许会抄掠一遍京畿地区,但只要保住了京师,这些奴兵终究还是要退去的,因为他们在关内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京畿地区也许会损失一批人口和财物,但是只要将息个五六年,这些人口很快就会恢复回来。大明百姓的恢复力,从来没有让人担忧过。而只要给他们土地和时间,他们必然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
现在最让黄立极担忧的,还是京城的安危。如果京城出现了问题,大明中枢对于地方的威信必然会受到重重的打击。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朝廷中枢对于地方的管治权力,并不完全来自于体制本身的约束,朝廷中枢对于地方政府权威性的传统惯性约束似乎还要大上一些。
一旦朝廷中枢失去了威严,原本就有些自行其事的地方势力,说不准就更为独立而难以压制了。听到皇帝躲进后宫不见人后,黄立极便立即心急火燎的跑来了,希望能够说服崇祯调用宣大和辽西两镇的官兵入卫。
孙承宗和黄立极等了许久,方才看到吕琦提着袍服的下摆急匆匆的跑过来。不待跑的有些气喘的吕琦站稳,两人已经异口同声的问道:“陛下在什么地方,快带我们去拜见。”
吕琦楞了一下,才有些慌乱的说道:“陛下先是去了西苑的烈士子弟小学巡视,同学生们一起用过午饭之后,又去了万岁山,现在好像还未下山…”
朱由检登上万岁山的顶端后,举目向四方望去,整个京城的风貌顿时都一一展现在了他的眼前。在元代时,这里不过是一座叫青山的小山丘,后来永乐年间大修北京城,把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才形成了这座高40余米,方圆200余亩的山峰。
经过近200多年断断续续的修缮,万岁山已经从一座人工堆积起来的不毛土山,变成了山上丛林蔽日,山下果园,鹿鹤成群出没其中的自然野趣景观。
而40多米高的山顶,几乎已经成为了北京城最高的一块观景胜地。站在此处山顶,即可俯视整个京城。看着这京城四方一处处重屋叠檐的四合院,让朱由检颇有一种游览影视城的感觉。
只不过后世的影视城内并不住人,但是他眼前的这些古旧的四合院内,却是实实在在的住满了人家。院内炊烟袅袅,街头行人如织,遵化发生的战事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京城的日常生活,京城内的百姓依然过着平和安详的日子。
不过朱由检却是很清楚,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在15年后,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居民都会消失在现在的住所内,谁也不清楚他们最终是死于战争、病痛还是侥幸带着家人逃离了这座城市。
对于其他城市的历史他不是很清楚,但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他还是了解的。在满清入关之后,整个北京的内城就不再有汉人百姓住户了,至于原本住在内城的汉人百姓去了哪里?满人没有说,那些投降的汉人也没有说,似乎他们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大约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从努尔哈赤崛起到吴三桂在昆明亲自绞死永历皇帝,这60年的明国沦亡历史中,究竟死了多少汉人,始终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不过连历代人口繁盛的成都平原,在清初都成为了老虎和野兽的乐园,就知道这是我汉人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当然,在几百年后,山东倒是有一位汉人对于这些死亡的汉人的故事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于屠杀汉人的满人英雄倾慕不已,称这段时间是《明亡清兴六十年》。
此人对于满清几位皇帝之热情吹捧,大约都恨不得穿越到清初替满人当奴才去了。由此人可知,满清入关267年,的的确确把不少汉人驯养成了奴才的习性,忘记了汉人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四夷宾服;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朝。
王承恩站在崇祯身后,看着衣着单薄的皇帝站在山顶望着远处民居发呆,浑然不顾及山上时时刮过的冷冽寒风,不由有些焦急的催促道:“陛下此处风大,稍稍看一看就下山吧。现在国事繁重,什么事都需要陛下亲自作出决断,要是您在这里受了寒,这国事还能依靠谁去处理呢?孙先生、黄先生现在都在乾清门外等候被陛下召见呢?”
朱由检终于从自己的遐想中脱离了出来,他也没有回头,就这么平静的对王承恩吩咐道:“孙先生和黄先生何其着急也,朕不过是想要安静的思考,把思路理理清楚。他们却连一天时间都等不了么?”
王承恩大着胆子回道:“看来前线的状况确实很糟糕,否则两位先生就不会这么着急的求见陛下了。臣以为,陛下还是见一见两位先生,让外朝的官员们安一安心,免得他们又来扯陛下的后腿。”
作为内务府的总管,王承恩对于目前的局势其实也是心里上火。内府在天津、唐山的产业中投入极大,要是让奴兵冲到了这些地方,今年内务府就算是白干了。他倒是真心希望,让孙承宗赶紧带着新军出城,在蓟州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把建奴挡在蓟州以东。
朱由检背着手继续站立了一会,才吐气说道:“也罢,朕这就给他们一个答复,派人去请两位先生在上书房边上的小客厅内休息一会。待朕去见过皇后,就去同两位先生说话。”
在王承恩的劝说下,朱由检终于从万岁山上下来了,不过他并没有从南面的山道下来,而是绕到了东面的观妙亭下山。
经过观妙亭时,朱由检突然停下了脚步,注视了亭下一棵向东倾去的老槐许久,幽幽说了一句:“果然是一棵好槐树。”方才继续前行。王承恩打量了一眼老槐,实在不觉得这棵歪脖槐树究竟好在何处,不过他倒是小心记下了位置,准备让管理园子的内臣小心照应着,不要损坏了这棵皇帝称赞过的老槐。
此时的王承恩并不清楚,他同这棵老槐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否则的话,估计一早就让人伐了它,去一去自己的晦气了。
怀孕七个多月的周玉凤,正小心的在宫人的扶持下在殿内绕行,算是每日的日常运动。
崇祯抵达坤宁宫看到这一幕,也不出声惊动她,悄悄的走上前去接过了宫人的工作。
“陛下,你怎么来了?”正低头默数步伐的周玉凤感觉扶持自己的宫人换人后,才发觉是皇帝跑到她的身边来了。她颇为吃惊的说了一句,这才想起要蹲下行礼,却被崇祯拦住了。
被自己的丈夫亲自呵护着运动,周玉凤感觉很温暖。特别是朱由检扶着她小心翼翼的样子,让周玉凤很是感动。
两人默默的在殿内绕了两圈,完成了今日的任务之后,朱由检才扶着她在一张软椅上坐了下来。
周玉凤坐好之后,看着眉毛纠结在一起不知从何说起的崇祯,稍稍收拾了下自己的心情,方才微笑的向崇祯问道:“陛下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吧,妾身现在身体无碍,说什么都不打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