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李意的那柱信香缓缓升天延长,烟波袅袅,不知多久,飘进了峨眉山凌云洞中。
那洞主姓左名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李意、紫虚等人曾跟随他学过道术,有师生之谊,是以李意此时无助,最先想到的便是他。
左慈今日正在洞中打坐,忽然见信香来此,掐指一算,就知其中详情,心中不由大怒,道:“司马徽、黄承彦如此无礼!纵然此时天数有变,然西蜀尚未全据天时,安敢杀我门人?你等既然助孔明,难道我不助我的门人么!”
想到此处,叫童子请门下弟子徐堕过来。
徐堕闻听,忙来到左慈坐前稽首道:“师尊唤弟子,有何法旨?”
左慈道:“管公明仕魏,如今西蜀犯边,魏国不能取胜,他便请了紫虚、李意等人下山,不想技不如人,被司马徽等破了阵势不说,管公明、紫虚等人皆死于掌心雷之下。你师弟李意如今做了魏国国师,可他自思不是蜀军等人对手,所以在营中焚香求救。”
徐堕言道:“师尊,纵然此时天意已不全属魏,可汉室也不尽然能笑到最后。司马徽、黄承彦等人明知众位道友是师尊门人,仍是取了他们性命,这岂不是藐视我等,刻意与师尊为难?”
左慈道:“正是此理。他们落了为师面皮,为师岂能与他们善罢甘休?若是就此揭过,为师即便成就仙道,又有何用?所以,我今意欲命你下山,送件宝贝与李意,叫他作法行事,你随我过来。”
言罢,便下了蒲团,领着徐堕进了洞府里处。
这里面乃是左慈放置法宝的所在,却见他从一个石台上取下一个锦盒来,递给徐堕。
徐堕接过,打开盒子一看,见里面装着一根细细的物件,其尖如钻头,不过六七寸长。
左慈吩咐道:“此宝名唤五火丧魂钉,乃无上至宝。但用法术祭起空中,虽百里之外,也能穿顶门。”说罢,又从袖中拿出两页真言来,言道:“徒儿,你可知我早年所习之《遁甲天书》?”
徐堕点头,背道:“《遁甲天书》内有天书三卷,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左慈将手中两页真言轻甩,飘至徐堕手上,言道:“不错,这两页真言便是《人遁》飞剑掷刀、取人首级之术。李意道行已满,可习此术。你可拿至秦营,交与李意,叫他隔营祭起,自然能取孔明之命。
那孙子平命格极贵,想来是天上星宿下界,我等无法治他,但孔明命数早该尽了,祈禳之术只是延寿,并非不死。孔明若死,则西蜀必亡,如此,也算消我心头之恨!”
徐堕闻言,赶紧拜辞了师父,携着宝物、真言出了凌云洞,足驾祥云,往潼关而去。
走到半路,徐堕忽然想道:“方才演算之时,发现魏军已无大将,何不将我徒儿邓艾带去,与李意做个先锋?”
这样想着,便调转云头,先去了洛阳,到了那里直往禁卫属地而去。
禁卫本是守卫天子的卫戍力量,自然警戒森严,如今骤然见到一个道士出现,都是持剑以对,生怕此人是个刺客。
徐堕见了,也不着恼,只是对着众人道:“你们快请邓艾出来,就说他师父徐堕来了。”
众卫士听了,立即去了一人报知邓艾知道。
邓艾此前跟随徐堕学了几年道术,武艺精湛,又得了许多法宝,一下山便被招入了禁卫之中,积年下来已经做到了禁卫的副统领,只是曹睿亲率大军往长安之时邓艾未曾跟随。
此时乍听师父来访,心中欣喜,赶紧出来相见。
师徒见了礼,徐堕也不多言,只是道:“徒儿,速与我去潼关,助你李师叔一臂之力。”
邓艾听了,却是有些为难地道:“师父有所不知,徒儿如今得魏主器重,已是禁卫军之副,不敢擅离职守。”
徐堕见徒弟尽忠职守,也没有怪他,只是道:“既如此,那为师这便带你去讨一道诏书去。”说罢,拉着邓艾便进了皇宫。
早有黄门报知曹睿,曹睿听徐堕来见,跟左右道:“当年朕尚在潜邸之时,便多见徐堕,此人师从左慈,多有些鬼神之术,莫非是国师请来的救兵?可他不去潼关,来朕这里作甚?”随后就让内侍请徐堕进来。
徐堕师徒二人先给曹睿见礼,曹睿问道:“久日不见,徐师何来?”
徐堕道:“山人乃是为助李意道兄而来,如今道兄军中大将凋零,山人便想着借调小徒邓艾去军前,只因邓艾在陛下禁卫中效力,故来此求一道诏书。”
曹睿闻言道:“既是为国出力,朕岂有不放之理。”言罢,就叫来文书官,写了一道改任邓艾为西征军先锋的诏书。
师徒二人得了诏书,辞别魏主,往潼关方向去了。
只是邓艾道行不足以驾云,只能以土遁在后面慢行,徐堕则驾云在先。
不多时的功夫,早已看见魏军营寨,徐堕便落下云头,走至魏营门口,高声道:“守营的军士,快报你家国师知道,说峨眉山凌云洞左慈上仙的门徒徐堕要见!”
军士闻言,不敢怠慢,赶紧飞奔进去报知李意知晓。
李意听了徐堕的名字,顿时喜出望外,忙整冠束带出得营来,先是跟师兄见礼,然后将徐堕迎接至军帐。
待分主次坐下,李意道:“师兄此来,必有老师教诲!”
徐堕闻言,肃然起立,双手朝峨眉山方向一拱道:“奉老师法旨,有法宝赐予师弟。”说完,便将那装着五火丧魂钉的锦盒取出,两手高捧。
李意见状,赶紧跪倒在地,双手高举接过锦盒,再朝峨眉山方向拜了几拜,这才站起身来。
徐堕又将那两页道术真言传给李意,嘱咐道:“你可于今夜三更,用法力祭起此宝,便可取了孔明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