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沂在河南跟一眾拳師切磋了一番,不光漲了不少見識,武功有所精進,也刷了不少的好感度。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真沒有對陳沂的性格脾性有過高的期待,習武的人多半性情偏於暴烈,畢竟,很多人學武憑的就是一股子血勇之氣,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不是什麽少數。何況,陳沂的師傅那可是江湖上出了名的脾氣不好,雖說為人挺仗義,但是一貫嘴上不饒人,極為爭強好勝。
結果歹竹出好筍,陳沂卻是個極為禮貌斯文的年輕人,因此,陳沂在河南這邊口碑很是不錯,甚至還跟少林的幾個僧人切磋了一番,大有收獲。
河南這邊的拳師修煉的內功多半是從少林傳出的,雖說多半並不是什麽高深的武學,但是自然也體現了佛門內功心法的特色。佛門的心法最講究的就是一個韌字,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比較極端的法門,尤其,在跟那幾個少林僧人交手的時候,陳沂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佛門的心法算是一種比較排外的心法,性質獨特,那些即便是帶藝投師的僧人,學過少林的功法之後,一身的內力也會轉化為相應的佛門內力,這麽一算,也難怪少林這般昌盛了。
陳沂倒是想見識一下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可惜的是,少林幾度戰火之後,七十二絕技失傳了不少,另外,有資格修煉七十二絕技的人,在少林的地位也是極為崇高的,很少會公然露麵,何況,北少林因為南少林曾經參與反清之事,這些年來一直韜光養晦,幾乎要封山不出,陳沂可沒有自信,能夠闖入寺中,因此,在搜集了不少數據之後,陳沂便出了河南,往湖北而去。
湖北最負盛名的無非就是武當,跟閉門不出的少林相比,武當派明顯出名的多,馬真也就不說了,上一任武當掌教過世之後,便接過了擔子,執掌武當門戶,他武功高強,道學也很是精深,加上宅心仁厚,在江湖上結下了不少善緣,他接任掌教之後,武當派雖說不至於蒸蒸日上,卻也頗有威勢。而馬真的師弟便是綿裏針陸菲青,陸菲青這人雖說心慈手軟了些,但是武功卓絕,見識非凡,又頗有智計,早年致力於反清事業,這也導致他在官府那邊掛了名號,後來便隱姓埋名,這麽多年,在江湖上幾乎沒有他的任何消息在。另外,也不知道是武當派出了逆徒,還是秉承著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頭的想法,火手判官張召重在師兄反清的時候,卻是毅然投身於朝廷,可惜的是,他這樣的人,縱然因為天分還有勤奮的關係,武功在師兄弟之間已經是數一數二,但是,空有狠毒之心,論起見識謀略來,卻又差了很多,導致他隻能做個打手,混了這麽多年,再如何汲汲營營,到處想辦法立功,在清廷也沒怎麽出頭。
當然了,沒準在清廷看來,張召重出身武當,本身就是個不穩定因素,武當派可是一直對清廷不假辭色,尤其是陸菲青,年輕的時候,跟一幫反清的人混在一起,不知道給清廷造成了多少麻煩,哪怕他這麽多年隱姓埋名,清廷也不是不知道,這人是武當出身,張召重想要獲得朝廷的信任,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陳沂看過的那本書裏頭,張召重後來悍然殺了馬真,也不乏幹掉自個的掌教師兄,向清廷投遞投名狀表忠心的意思。
武當派跟少林相比,人丁稀薄了很多,而且一貫貴精不貴多,佛教喜歡說什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之類的,因此,不少綠林大盜,或者是江湖上的一些惡棍敗類,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為了躲避仇敵,沒準就會宣稱大徹大悟,直接出家為僧了,然後,少林自然會庇護他們。另外,少林的許多武功,純粹是笨功夫,隻要願意練,哪怕你不懂佛法,不通禪定,總能修煉出一點名堂來。可是武當的功夫不一樣,武當的武功,一貫講究悟性資質,而且也重視心性,因此,弟子門人真心不多。
武當派當年在前朝的時候,因為出了個被人稱作是老神仙的張三豐,不管是因為張三豐的武功,還是他的養生長壽之術,一直備受尊崇,那時候,天下英雄到了武當山上,就得在山門解劍石上解劍,不過到了如今,卻是沒有那般底氣了。陳沂遞了拜帖之後,按照規矩上了山,馬真當年跟陳正德關明梅都打過交道,這會兒陳沂作為他們的親傳弟子前來拜訪,便親自出麵招待。
陳沂拜見了馬真之後,便有些婉轉地表示,自己武功初成,不能繼續閉門造車,需要見識天下武功,以此磨練武技,因此,希望能夠在武當這邊獲得一些指點。
馬真武功自然是得了武當的真傳,但是,他天性慈悲,不喜爭鬥之術,不過對於陳沂的想法,卻也很是理解,他沉吟一番,笑道:“我前幾年雖說也收了個弟子,不過年紀還小,如今不過是會點三腳貓的功夫,好在武當雖說這些年人丁單薄,還有幾個弟子可堪一用,談不上什麽指點,互相探討一番,點到為止,以免傷了和氣!”
武當的劍法這麽多年下來,很是出名,雖說武當當年改朝換代的時候,遭遇了一些變故,導致遺失了一些武功典籍,但是如今,論起劍法的高妙,很多人還是一下子就會想到武當。如今武當派論起劍法,最高明的莫過於陸菲青,他修煉的卻是武當的柔雲劍術,在江湖上名氣極盛。
陳沂這回便親身見識了一回,柔雲劍術是從太極劍法中衍生而出,同樣是擅長以柔克剛,一招使出便是連綿不絕,在一招之後,不論對方如何招架退避,第二招順勢跟著就來,如柔絲不斷,春雲綿綿,跟三分劍術截然不同,陳沂一開始一時不覺,竟是差點落入了對方的節奏,斷水劍被柔雲劍術粘滯,變招都緩慢了不少,差點連斷水劍都脫手而出。好在陳沂很快適應了這門劍術,漸漸扳回了局麵,一方麵破壞對方的劍勢,一方麵調整自己的劍招變換,漸漸的,他手中的三分劍術儼然已經有了脫離窠臼的意思,出手間顯得更是圓轉如意,隨心所欲,慢慢占據了上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