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
现如今现状。
一位空占其位的大理寺卿,两位被革职的大理寺少卿。
两个大理寺正,唐昊占了一位,另一位空缺着。
两位大理丞,六位司直,十二位评事,狱丞两位。
司直,各自的权限职权不尽相同,但,每一人依然有较大的权柄。
虽然少了一位大理寺正,两位大理寺少卿,但下属官员一个未动,各项事务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唐昊要做的就是查看那些前尘案件,和正在审理的案宗,然后调派人手,前去查办。
但是唐昊自然有自知之明,将那些牵扯到权贵世家的案件暂时搁置下来,不去趟这趟浑水。
就在第三日之时,唐昊便进行了人事调动。
将余下的两位士卒和司直职位的蒋常,调到了平级的要害部门。
当然,这一调动,必然会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问题,尤其是那三位被调换的司直,心中自然不舒服。
但拿唐昊一点办法没有,毕竟这大理寺正的职位乃是陛下亲自下旨授封的,更何况现在大理寺中,唐昊便是最大的官,手拿大印,就算你怨言满天,又有什么作用呢?
在唐昊的精心调动下,唐昊在三日内,已在无声无息中,掌控了大半个大理寺。
此时的长安城中,有无数双眼睛,也在盯着大理寺。
很多人都认定了,唐昊这个毫无办案经验的小子,入这大理寺后定然会受到排挤。
大理寺这个地方,乃是无数权贵世家利益交织的地方,尤其是那两个大理寺丞和六个司直,都有大世家撑腰,不是好惹的主。
对于这个新来的小子,定然会讨不到好果子吃。
在这个重要部门被大世家操纵,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的大理寺内。一个没有任何破案功绩的唐昊,注定要被架空,最终会灰溜溜的溜出大理寺。
然而众人却错了,唐昊这个官场新手,在进入大理寺三日后,便轻松拿下三个司直地位,并安插上了自己的人手,俨然掌握了大半个大理寺的局势。
为了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目前唐昊也只能安排这么多人进入到大理寺内。
唐昊有这个打算,从军中或者从自己身边,培养那些符合条件的,能信任过的人来,渐渐的安插到这大理寺来。
待摸清这些要害职位背后的关系网,自己再逐一解决。
到那个时候,自己才算真正掌控这大理寺。
毕竟,机会就这么一次!
北境之事现在虽然风平浪静,但远远还没有结束,待到突厥士卒再次整顿完毕,说不定不久之后,自己就要奔赴这北境战场了。
在奔赴北境这段时日中,唐昊要做的便是了,在大理寺中安排足够的人手,到那时自己远在北境战场,也可以遥控远在长安的大理寺。
黄昏时分,枯燥乏味的大理寺生活总算是结束了,唐昊带着吴通,骑马缓缓离开。
立政殿。
长孙皇后的寝宫中,长孙皇后和唐王坐在软榻上。
荣公公弓着身子,拱着手,站在殿中恭敬的道。
“回禀陛下,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唐昊确实已经掌控住了大理寺的局势。”
坐在软塌上的唐王,听完荣公公的汇报,龙颜上浮现出一丝惊诧,颇有些意外的问道。
“你是说那小子,在上任第三日便搞定了那三个司直,还安排了自己的人手?”
荣公公缓缓直起身子,笃定的说道。
“确实是在三日之内。”
唐王坐在那里,面上浮起一抹惊奇和欣慰之色,沉默片刻,缓缓说道。
“这小子倒是让人意外,在仕途上竟有这般手段,朕倒是想看看,这小子有什么是不会的。”
荣公公嘴角含笑,见缝插针的说道。
“这不正表明陛下慧眼识珠,火眼金睛吗?”
“如若不是陛下当日在武科名册上,为唐县子题名,他又怎会坐到今天这个位置。”
面对这个恰到好处的拍马屁,唐王爽朗的哈哈一笑,龙颜大悦。
唐王是打心底里,看好这个卫国公赘婿的。
只不过,唐王万万没想到,唐昊竟乎无所不能一般,在这仕途上权力角逐上,也是一把好手。
长孙皇后好奇的问道。
“陛下,此番将唐昊放在大理寺正的位置上,是准备让他走文臣之道?”
唐王怜爱的看了长孙皇后一眼,神秘一笑,道。
“若是单纯的让他走武职或者文职,岂不是浪费了他这一身才华,朕要的是一个文武全能的帅才。”
虽然早已猜到陛下心中所想,但当唐王清清楚楚说出来之时,长孙皇后心头还是微微一惊。
文武之道,虽是相辅相成,但更多的时候则是针锋相对。
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先为武职,在升至瓶颈之时,转而为文。
毕竟,这武职的晋升需要战事的功勋,可以说是踩着军功,一步步慢慢升上来的。
而这文职则是需要资历,需要政绩才能晋升的。
这两者都是需要大量时间来积累的,毕竟这军功和功绩不是一朝一夕都能拿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武并进,很大程度上是有很大约束的,到最后多半会落得个两边都停滞不前。
不知是唐王不愿考虑这个问题,还是唐王对唐昊百般信任,认为他能达到自己心中所想,淡淡说道。
“北境这边很快便有大事发生了,朕希望他能尽快处理好大理寺那边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