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大臣野田卯太郎不免有些惊讶的问道:“中国人囤积了这么多棉花,他们自己用的完吗?”
山本达雄转头看着同僚回道:“当然用不完,所以他们才会想要用棉花交换棉纱或棉布,想用固定价格把我们的纺织业绑在他们的棉花上面。在棉花上赚了一笔之后,还想在棉纱、棉布上再赚我们一笔。
不过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人这两年的成衣制造业发展的极快。去年中国进口了棉纱棉布统一折成棉布约35亿码,总价值超过亿美元,但是出口的成衣就差不多超过了亿美元。按照我们的估算,这些成衣用掉的棉布应当在20亿码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人进口的棉花、棉纱、棉布等棉制品虽然大幅上升了,但是这些棉制品并没有完全的消耗在中国国内,而是成为了成衣业的原材料,最终又被出口到海外去了。其中一半成衣都出口到了美国,而中国又用这些成衣的回款支付了美国棉花和纺织机械的货款。
如此一来,美国的原料、机器加上美国的市场和中国的廉价工人,最终为双方都带去了好处。1913年中国的纱锭大约为90多万锭,但是到了去年年底中国在运行的纱锭大约就达到了400万锭,还有100万纱锭的工厂正在建设当中。
虽然在纺纱技术上中国工厂还不及日厂,但是在纱锭数量上中国OTg2NTc=已经超过我国。由于现在是卖方市场,只要能够生产出棉纱棉布就不必担心销路,因此即便中国工厂的纺纱技术较为落后,每磅棉纱的成本高于日产棉纱,他们也是能够盈利的。
而且中国本身就是棉花产地,一年至少可以出产1000万担原棉,因此革命委员会控制了棉花的供应后,中国工厂的棉花价格反而要低于我国的进货价格。再加上革命委员会大肆修建火电厂,在抬高煤炭的价格之余却压低了电力的价格,这就使得革命委员会治下的中国纱厂的综合成本还是低于我国的。
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能源、充分供应的原棉,再加上革命委员会以低廉价格出租的厂房,使得不仅有中国商人聚集于沈阳、青岛、济南等地投资棉纺织业,甚至包括我国在内的外国商人现在也正不断加大在这些地区的投资。
照着目前的建设速度来看,之前革命委员会吃进的大量棉花,很快就会随着中国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消耗殆尽的,革命委员会还将从中赚取取到高额的差价。
鉴于我国的人口和棉花产量,我认为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棉纺织业恐怕将会取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成为我国最大的对手。
因此我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加入中美组建的这个棉纺织业联盟,虽然现在会受一些损失,但是战后却可以依托这个联盟阻止英国棉纺织业的复兴。
记住网址kanshu.
要么被这个棉纺织业联盟排斥在外,不仅现在要受到损失,战后英国棉纺织业卷土重来的时候,我们还要陷入两面对敌的困境。”
陆相和海相都是一脸的沉默,但是其他阁僚可不像两人那么的无动于衷,纺织工业现在可以说是日本的命脉,棉纺织业更是继生丝产业之后日本的第二大产业,而且这一产业的规模还在继续增长着,很有可能超过生丝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产业,由不得日本的政治精英们不重视。
耳中听着阁僚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原敬却突然轻轻的拍了拍手叫停了众人的讨论,他扫视了众人一眼后说道:“我们今日要讨论的是对华关系,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棉纺织业争端不过是其中之一的问题,大家还是继续听山本大臣说下去吧。”
看着各位同僚安静了下来,在原敬的示意下,山本达雄于是接着说道:“除了棉纺织业上我们和中国出现了问题,钢铁和煤炭方面我们和中国之间也同样出现了问题。
比如煤炭,东北的煤炭一向以质优价廉而江浙湖汉北著称,战前日本产的煤炭每吨成本大约为汉日元,而从抚顺、烟台运到日本的优质煤炭,每吨大致在川日元左右。但是现在东北运至日本的煤炭已经超过了都川日元每吨,虽说现在我国国产煤炭在战后的成本也上升到了北日元一吨,但是东北煤炭的价格上涨速度还是超过了我们最大的预期。
煤炭不仅是船只和工厂的动力来源,也是冶炼钢铁必不可少的燃料,东北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我国市场上燃料的价格。
东北去年的煤炭产量大约超过了1000万吨,其中十分之一用在了发电上,十分之三用在了各种金属的冶炼上,十分之四用在了各种动力上,十分之二用在了民用燃料上。虽然革命委员会消化掉了增长的煤炭产能,但是他们并不是无余量出口,而是在通过减少煤炭出口抬高我国的燃料价格,从而迫使我国的工厂难以同革命委员会的工厂进行竞争。
截止去年年底为止,革命委员会达到了月自产生铁约4-5万吨,自产粗钢5万吨,进口钢材及钢铁制品约每月12万吨…革命委员会在钢铁产业上的快速发展,完全打乱了我们对国内钢铁生产的安排。虽然去年八幡钢铁厂依然完成了生产目标,但是每吨钢的成本却超支了%…”
加藤海相和大岛陆相几乎在同一时间复活了过来,他们同时转头看着山本问道:“那么革命委员会的钢铁是怎么分配的?他们分配给军队的钢铁数量究竟是多少?”
山本达雄楞了一下后说道:“我这里的情报不是很齐全,只有一个大概的数字。按照我这里的汇总,去年铁路方面每月大约要分去1万吨钢材,拖拉机及汽车制造业分去了万吨,哈尔滨、长春、青岛、沈阳四座城市的建设2万吨,调拨朝鲜民主…嗯1500吨,其他则用在了各项工程及制造各种钢铁制品上了。”
虽然山本达雄的回答并没有让加藤海相和大岛陆相感到满意,但两位军人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去年陆军一共分配到了17426吨钢材,海军分配到了19263吨钢材,加起来还不到4万吨,而现在革命委员会每月要用掉17万吨钢,虽然大部分都用在了基建和民用工业上,但是剩下用在军队上的钢铁恐怕也不会少于2万吨一年,这就是一个很伤脑筋的事了。
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不认为现在同中国的和平是能够长久下去的。只不过前两次的失败让日本的陆海军都意识到,革命委员会已经不是小打小闹式的局部战争能够解决的麻烦了。想要彻底解决革命委员会,那么下一次日本应当全力以赴才行。
加藤友三郎是海军中少有的理智派,这个理智派的意思就是,以日本的国力是无法和美国进行长期对抗的,所以日本应当先加强自身的力量,比如多造军舰,然后再和美国打一场短促的大海战,迫使美国人退出东亚海面。
但是革命委员会和美国的接近,使得美国人在东亚获得了一个坚固的基地和有力的盟友,因此在对付美国人之前,日本应当先行击败革命委员会才行。
加藤友三郎的想法和海军内部渐渐兴起的亲华派刚好是相反的,海军内部的亲华派认为应当把革命委员会拉到日本这边,形成日中对抗美国的局面才是最适宜的。亲华派除了认为日中同盟可以对抗欧美白种人外,还有借助中国压制陆军的意思。
不过加藤友三郎却是反对这一海军内部的主张的,因为他认为日本和中国之间是不可能形成英法这样互相依存的同盟关系的,因为中国的体量比之日本实在是太过巨大了。
革命委员会不过是占据了一个才开发数十年的东北,就已经两次挫败了日本,那么等革命委员会统一中国之后,难道还会接受日本所领导的亚洲秩序吗?如果支持革命委员会统一中国,最终是让日本回到东亚的历史地位上去,那么明治六十年的维新事业不是白干了吗?
所以在加藤友三郎看来,中国即便要统一,也不可以统一于革命委员会之手。对于中国当前被革命委员会所煽动起来的那股国家上升气势,一定要将其打断才行。当然,这场对华战争应当在欧洲战事结束之后,联合英法俄一起,而不是如前几次那样只有日本上前去同革命委员会单挑。
基于这样的认识,加藤友三郎自然是不希望革命委员会发展的太快的,他其实很期待革命委员会的那些领导人物能够和同盟会中的那些人一样,自己腐化下去才是对日本最为有利的。但是对于革命委员会现在这种狂飙猛进的发展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加藤的设想。
另一边的大岛陆相倒是没有如加藤友三郎想的这么深刻,他之所以想要对华开战,不过是一心想要洗刷陆军的耻辱罢了,顺便也是想要为长州派挽回颜面。毕竟前面两次由长州派策动的战争可都失败了,这使得军中和朝野对于长州派都相当不满。
可越是想要洗刷陆军的耻辱,大岛就越是谨慎,他可不想再重复两位前辈的覆辙了,而长州派也实在是输不起下一场对华作战了。
坐在桌子上首的原敬看了一眼路海相,接着便神情不变的说道:“内田大臣请你也说一说,近期中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