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周赫煊笑道。
罗斯福按住轮椅的扶手,身体稍微坐直说:“现在美国经济乱得一团糟,政府能够做些什么?”
周赫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你刚才所说的政府,是美国联邦政府,还是纽约州政府?”
罗斯福问:“有什么区别吗?”
周赫煊道:“如果仅仅是纽约州政府,那很抱歉,并没有什么好法子扭转局面。”
“联邦政府呢?”罗斯福问。
“加强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的干预,”周赫煊笑道,“当然,这个办法在未来两三年内,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惯性,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罗斯福又问:“你对联邦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怎么看?”
当经济危机来临后,胡弗政府并非坐以待毙,已经在前几天出台的相应的对策。
总统胡弗倾向于自由经济模式,不想让政府过多干预市场。他的所谓反危机政策,说穿了只遵循一个原则:保护大资本家和大农场主的利益,其他人都可以去死!
周赫煊笑着分析道:“胡弗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保护,千百万事业的劳动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所以他利用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大资本家提供财政援助,而不管小公司和平民的死活。这种做法虽然很残酷,但胡弗是对的,我从理智上赞同他的反危机措施。”
“你认为他会成功?”罗斯福挑眉道。
周赫煊笑着说:“他会成功的扼制经济危机继续深度恶化,但美国的情况会越来越糟,这是经济危机带来的惯性破坏力。所以,当胡弗的第一届任期满时,他或许可以减缓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但他的功劳不会被民众记住。相反,他要对经济危机负责,因为他是美国总统。”
罗斯福耸耸肩:“他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
周赫煊点头说:“我同意这个说法,并且我还能预言,胡弗之后的下一任总统,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幸运的总统。”
“为什么这样讲?”罗斯福饶有兴趣道。
周赫煊解释说:“胡弗是不可能连任的,因为选民对他失望透顶。等他任期满后,只要有人站出来,以乐观、积极、无畏的态度竞选总统,然后再施行正确的经济方针,那么很容就能挽救美国,并成为无数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罗斯福问:“下一任总统就能轻松带领美国摆脱危机?”
“当然,因为几年以后,经济危机的破坏惯性已经慢慢过去。那时只要加强政府干预,就能把美国经济引回正确轨道。”周赫煊说。
罗斯福又问:“如何加强政府干预?”
周赫煊说:“美国的经济问题很复杂,包括金融、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问题。新总统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整顿金融市场,然后是调节工业和农业生产。如果想尽快挽救经济,甚至可以由联邦政府出面,限定工业品价格,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数量。至于平民的救济,可以兴办各种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改善平民收入。而且大修公共工程,还能带动水泥、钢材等相关产业的复苏。”
罗斯福听得连连点头,他儿子詹姆斯突然插嘴道:“周先生,你说的这种做法,好像不是自由主义经济,更像是社会主义,甚至是共产主义。”
周赫煊笑道:“我叫它国家资本主义。”
准确的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就是其中最坚定的践行者。只不过嘛,如今的凯恩斯,还仍旧信奉着自由主义经济,在经历过大萧条后才开始转变想法。
詹姆斯说:“我并不认同你的观点,而且你的办法在美国也行不通。”
“或许吧。”周赫煊笑笑不说话,心中吐槽道:所以你大学毕业后只能去卖保险。
罗斯福突然说:“周先生,你愿意担任我的顾问吗?”
周赫煊笑道:“朋友之间的交流可以,顾问就不必了。罗斯福先生,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讨好平民,等待几年后的那一场大选。”
“你认为我会竞选下一任总统?”罗斯福不动声色道。
“不想当总统的州长,不是好州长。您觉得呢?”周赫煊反问。
罗斯福大笑:“哈哈哈,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周赫煊说:“州长先生,我想在纽约州建一间工厂,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比如税率上的优惠,比如避免被帮会骚扰等等。”
“当然,这是应该的,非常欢迎你能来纽约州投资。”罗斯福高兴地说。如今天天都是公司破产的消息,周赫煊是第一个敢在此时开设新工厂的。
一番围炉夜话,宾主尽欢,只有罗斯福的大儿子满肚子疑惑。
罗斯福坐着轮椅,亲自礼送周赫煊出门,然后心情愉悦地返回卧室。
妻子埃莉诺问他:“你这么高兴,是从中国人口中获得治理经济的方法了?”
“不,不仅如此,”罗斯福笑道,“他告诉了我成功竞选总统的方法,这是个意外的惊喜。”
罗斯福一直很有事业心,或者说是野心。他在大学时代,就利用学校和州长叔叔(老罗斯福总统)的互相需求,依靠从中牵线,从而顺利当上校刊助理,继而担任校刊的主编,并在美国闯出不小的名头。为了保持这个声誉,他甚至又在哈弗读了一年研究生,只为继续担任校刊主编。
30岁不到,罗斯福就以民主党人的身份涉足政界,而他的总统叔叔却是共和党阵营的。民主党以此为噱头,力捧罗斯福上位,当他31岁时,已经做上了海军助理部长。
几年之后,罗斯福便积极竞选副总统,虽然失败,但却被誉为耀眼的政治新星。
直到罗斯福的腿瘸了……明星坠落!
罗斯福沮丧了好些年,现在重拾信心当选纽约州长,他的最终目标就是总统宝座。
周赫煊那一番话,在别人听来或许没什么,但传到罗斯福耳中,却是为他指明了总统的竞选路线。
嗯,美国版的隆中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