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突尼亚与利比非亚发生战争之后,突尼亚与利比非亚双方都向对方派遣情报人员,特别是边境地区数量更是不少。
他们以各种身份生活在当地人中间,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而且他们也不是时时收集情报,有的人甚至终身都无需冒险执行任务。
如果真能消灭掉敌师长,不说撤回一个潜伏人员,就是牺牲几个特工都可以,是以大家都对贺晓初的建议没有意见。
这倒不是贺晓初的方法很好、很严密,只是一个折衷方案,大家可以勉强接受而已。贺晓初的目的也并非非要消灭利比非亚军师长,只要打的是对方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场所就行。
他们不知道的是,贺晓初这个决定还真是蒙对了。
这次轰炸不但几乎将利比非亚军这个师指挥部一锅端了,还将一个前来视察指导工作的一个中将军官以及一个法国高级顾问给轰成了碎肉,让利比非亚军高层气急败坏的同时更是惊骇不已。
不过,贺晓初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战果有这么大,那个启动了的情报人员也不清楚,他只知道炸毁的是利比非亚军的指挥部而已。
那名冤死的中将和法国高级顾问是利比非亚首脑秘密派出的特使,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法国武器在对突尼亚的军队的使用情况,用来评估突尼亚的军队的战斗力的。
他们来这里不但当地政俯和其他军队不知道,就是利比非亚政俯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如此极密的行动竟然被突尼亚方面洞悉并被对方干掉,如果不是有内奸泄密,怎么可能?更别说那个指挥部也是秘密的,才建立不久,利用的是一个还没有修复好的学校,就是当地人都不可能清楚那里面有什么。
所有的人都认为在他们高层有内奸向突尼亚提供情报,所以突尼亚人才动用还没装备部队的“黑电”巡航导弹发起这次打击。
别说贺晓初,就是姜新圩也不知道他研发的”黑电”巡航导弹竟然以如此辉煌的斩首行动而亮丽登台。
可惜,这次定点轰炸行动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姜新圩等人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并没有阻止利比非亚军对突尼亚阵地的进攻。
相反,因为突尼亚的“黑电”巡航导弹炸死了法国的高级顾问,为了表示利比非亚对法国的友好,为了替这位高级顾问报仇,利比非亚方面反而发动了比原计划更大规模的进攻。
只不过因为利比非亚军的行动仓促,因为武器弹药损失严重,他们的报仇行动显得有点虎头蛇尾,在突尼亚的军队的严厉防守下,他们劳而无功死伤惨重,没有多久就偃旗息鼓了。
按利比非亚内部某些高官的想法,这次失败的进攻纯粹是装给法国人看的,表示自己尽力了,实在是打不过突尼亚。
当然这是后话。
当大家一致确定了三个半打击目标后,专家们快速行动起来,为“黑电”巡航导弹制订运行路线,然后根据相关地形地貌交给计算机进行运算。
其中重点是飞鹰溪的那个弹药库,因为那个山洞的洞口前面有一个峡谷,这对“黑电”巡航导弹的打击增加了不少的困难,专家们必须认真设计飞行路径,不让它们撞山而亡。
这次参与试验的“黑电”巡航导弹一共二十枚,分装在十辆专用发射车上。
因为是初创,现在的导弹发射车还相当简陋,还只能两联装。如果拿上辈子姜新圩看到的导弹发射车,这十辆车都不能称之为导弹发射车,只能称之为导弹运输车。
导弹运到发射地点后,还要人将导弹从车上取下来,放在地上固定好,然后布放电缆,输入数据。
这支发射部队除了有十辆运输导弹的大型卡车,还有五辆后勤保障维修车辆,以随时可以排除各种故障;两辆油料补给车辆,为车队随时提供补给;三辆电源车,为整个车队提供电源;此外还有对外通信联络车和安全保卫车辆,以保证导弹车队与上级保密联系,保证车队的安全。
此外,还有两辆炊事餐车,为他们提供食物。
可以说,这支队伍非常庞大,如果是在前世,很多人肯定会觉得好笑,觉得这个时代的巡航导弹与配套设备太低级、太笨重、太庞大了,但它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而且从本质上讲,它们已经具有了前世巡航导弹的基本性能。
在无法进行即到即打的情况下,为保险起见,车队是提前出发,提前达到发射阵地。同时为了安全,专家们将发射阵地选择在远离国境线五十多公里的地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果巡航导弹在国内五十公里飞行正常,则容许它们飞出过境打击目标。如果在国内的飞行不正常,严重偏离轨道或出现其他问题,就用无线电遥控它们进行自爆,避免让它们完整地落在利比非亚人手里。
当车队还没有达到的时候,军方按照试验专家组的意见修筑了发射阵地,在突尼亚与利比非亚边境几个地势最高的地方布置了观察所。
贺晓初、徐见虎等军官以及试验组刚刚下车,一个军官健步跑过来,对他们敬礼,大声报告道:“报告长官,‘黑电’巡航导弹系统架设完毕,相关基础任务已经完成,请下令。导弹发射大队大队长栾前军。”
贺晓初说道:“保持戒备,等待专家组输入数据!”
“是!”栾前军大声回答道。说完,他大步离开。
经过专家和军官的讨论,二十枚巡航导弹的分配如下:四枚用于打击利比非亚军指挥所、四枚用于打击利比非亚的通信站、四枚用于摧毁飞鹰溪的弹药库、四枚用于打击利比非亚边境的炮兵阵地。
剩下四枚做机动,视发射进程再决定。比如出现明显射偏或中途不得不自毁的导弹时,在进行补射。也可以用于摧毁在打击中新出现的敌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