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官路无疆-1062不讲条件
可到了新世纪之初,还住在医院里的老关在没接到任何通知情况下,发现自家的房子一夜之间突然被几米高的围墙给围住了,一打听,说是政府要在这一片区域开发商业楼盘。承租户做不成生意了便去找老关,妻子跑到市拆迁办问来的结果是,拆迁办干部说不知道这件事。既然不是他们干的,老关就要组织人手拆围墙。就在这时,几个城管队员马上赶到围墙前,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老关的门店砸出一个窟窿。因阻止门店被砸,承租户也和城管人员发生了冲突,承租户被打伤。老关和他们论理,可城管人员说:“你的房子是违章建筑,限你三天之内搬出去,如果不搬走,你还敢继续住,我们再来砸。”
城管队员挑衅之后扬长而去。
看着好端端的门店被砸得一片狼藉,老关气得浑身发抖。他跑到城管队厉声问道:“我的房子三代人居住了五六十年,怎么成违章建筑了?”
可一个城管队员说:“你拿得出国土证,土地证,规划许可证,我们就认定你的房子不是违章建筑,如果拿不出来,我们就认定你的房子是违章建筑!”
老关为难了,确实拿不出三证。
但是,老关认为城管人员的理由牵强。五十年代初的房子,自己怎么可能有三证?那时哪来规划法、国土法?老关只知道房子是父亲遗留下来的。听父亲说,入住之前,此房是一位省领导的办公生活用房。老关认为城管认定为违章建筑完全是胡扯。担心城管再次来砸房,承租户也吵着要求赔偿住院治疗和经营损失,老关没等病好就出了院。
突如其来的围墙事件,打乱了家里原有的平静生活。为了捍卫自己家的房产,老关开始了艰难的“保卫战”。他首先去市政府信访局反映情况,并拨打了市长热线。他相信政府有能力,也会公正处理好他的问题。结果,他的问题被领导批复到了区里,区里领导又批复到了街道居委会,居委会干部带着开发商去了他家几次,但承诺只有一句话:还建80%!其他任何附加条件都不能提。
老关更想不通了,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房屋无故被指违章建筑,还为此遭受了锤破墙、打伤人的残害,连一句话的解释都没有,他觉得实在委屈。当着居委会干部和开发商的面,老关提出了三个并不过分的要求:第一,要尊重历史和事实,对房子准确定性,是否属于违章建筑?第二,开发商要对其野蛮行为公开赔礼道歉;第三,赔偿经营门店损失。
谁知开发商对他所提出来的问题根本不理睬,并拒绝协商。从此以后,不再有开发商上门,也不见居委会干部上门,只有几个手臂刺有龙蛇的小青年拿刀舞棒地在门前晃动。
信访是没什么希望了,老关干脆坐在家里守护着自己的房子。但他不能一刻都不离家门,可出门不到两个小时,他的住房四面墙壁已被锤出好几个洞。半夜惊醒,几十吨河沙就堆在了他的大门口。进入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呼地从墙洞往里灌,老关整夜冻得睡不成觉,时刻担心有人来伤害自己,人身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但他仍然死守在他的门店。后来,他的两间房子又被单独用砖墙围了起来,并安装了大铁门,成天被一把锁锁着,不让他们一家人进出。
老关想出去,只好翻爬围墙。有一次下雨墙滑,他没抓住墙沿,一跤跌下去摔成重伤,断了三根肋骨。老关心里清楚,只要他离开了房子,房子马上就会拆除。他受了伤也不肯离开房子半步。但他重伤在身,又患多种疾病,加之又急又怕,身体彻底被拖垮了,整天高烧不退,妻子含泪再次把他送进医院。
家里不能没人,没人就会让人悄悄拆掉!
老关把老家的亲戚找来看护房子。
结果,拆迁公司见主人不在家,几个人强行将其亲戚扡出屋子。他们对着房内又灌水又撒沙,没办法,老关一家只好报警,干警上门后才制止拆迁公司的野蛮行为。
好心的干警劝他们搬家算了:“你一个小户人家怎么斗得过拆迁公司?”
与此同时,老关的哥哥去老家给父亲挂清明,等他回家,自己的房子已经被得到拆迁公司好处的承租户推*倒拆除了。看着好端端的房子被拆,嫂子气得像一只发了怒的狮子,她立马通知娘家兄弟来帮她出气。结果,嫂子自恃人多势众,失手打破了承租户的头。她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拘留四个月。关家老大天天去市政府找领导,可市政府推给区政府、区政府又推给街道居委会,开发商心虚不敢出来协商,居委会只能给关家老大做工作。
没有想到的是,拿地心切的拆迁公司竟然巧借此事开始离间兄弟感情,制造家庭矛盾。他们拿了伪造的合同和签字去找关老大,说:“你看你争什么?你弟弟就比你聪明些,他比较识时务,见好就收,已经签了拆迁协议。你争来争去又争到了什么?弄得老婆去坐牢,太不值了。房子已经拆了,你再不签字就没人管你了。只要你签了字,就把你老婆放出来。”
关老大有脑病,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他没有向弟弟求证是否属实,带着对弟弟的一肚子怨气就把拆迁合同给签了。拆迁公司又拿了哥哥的合同去给老关做工作,说:“你看,你哥哥比你聪明些,他晓得斗不过政府,打来打去还不是把自己的老婆送进了牢房?这就叫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你还是签字算了,如果你不签,政府就会强拆,以后没人管你了!”
老关的脑袋没毛病,他不相信这话,打电话问哥哥。哥哥气愤地说:“我看见你签了协议,我才签的!你说不签,你骗我!害得你嫂子进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