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巴]
“樊建明想要抛弃梨花,跟梨花离婚,但是又不想给梨花自由。还想把梨花跟樊家绑在一起,给樊家当牛做马,耕田种地,为他抚养前妻生的儿女,侍候他的爹娘,照顾他的弟弟妹妹!”
蒲小翠满脸悲痛愤怒的,讲出事情的真相。
“什么?竟然有这事?!简直欺人太甚,没有廉耻!”
“让梨花离婚!她不答应,就把她给绑回来!”
“就是,樊家的人,实在可恨!那樊建明,简直就是个白眼狼,陈世美!”
“何止啊?他简直就个道貌岸然的禽兽!”
“走,都回家去,带上家伙,去樊家村给梨花撑腰!”
“在村里再找一些人,你们各种找三两个关系好的,有力气的,或者嘴巴厉害的!”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义愤填膺,都为梨花感到愤怒不平,没有一个人反对她离婚回娘家,或者是轻视她、看不起她。
很好!前世今生,沈家的亲人,绝大多数都没有让她失望!
当然了,也有一些不咋样的的人,今天都没有来。
蒲小翠很是感动,不禁热泪盈眶,开口阻拦:“大家听我一句劝,不要拿利器,每个人带上一根竹鞭,或者是小的木棍就好了!又或者,把擀面棍带上就好!”
可千万不能带锄头、铁锹什么的,那一锄头下去,就是打不死人,十有七八也会把人打成重伤的。
那样可不好,她不希望任何一个沈家的人摊上祸事。
“另外,若是发生冲突,记得不要往对方的脑袋上打!”
重生一世,她虽然报仇心切,但是更加看重亲朋好友的安危,希望他们可以过上平安喜乐的小日子。
“很好!说的很对,大家都记住了啊,打人不能打头部这样的要害地方!不然,得赔偿大笔的医药费不说,还有可能会被抓去坐牢!甚至,是砍头!”
蒲小翠的大嫂黄翠兰,也十分着急,很担心那些愣头青一时冲动,惹下大祸。
说着,她的目光凌厉的扫过众人,尤其是重点关照了那几个脾气火爆的愣头青。
“行,我们都知道了!”
“对的,别担心,我们不会莽撞行事!”
“知道了就好,都去找好防身的东西,换一套结实又好活动的衣服裤子!不要打着打着,裤子就裂了,那多丢人啊!女的不要穿裙子,不然打着打着,被自己给绊倒!如果这样的话,那多不好,平白涨了敌人的气焰,灭了自家的威风!等一会儿,大家就在村口集合!”
黄翠兰作为辈分最高,年纪最大的长辈,理所当然的,发号施令。
“大嫂,你就别走了,我给你一个趁手的擀面棍!”
蒲小翠不禁舒展了笑容,大嫂真是个有趣的人,果敢直爽,又有点急智,难得是待亲朋好友又挺真诚和善。
这样的人,值得深交!
“行,那我就不回去,反正我穿的衣服裤子也挺合适干仗!”黄翠兰笑眯眯的,心里跟脑子都已经非常活跃,在思量着要怎么对付樊家的人了。
其余的人离开之后,好些人都商量好了,换好衣服裤子之后,由一人带把柴刀,一起去村口的竹林里砍竹枝,做成打人利器竹鞭。
到时候,一人一条竹鞭,保证可以放肆的把樊家上下,统统狠狠的教训一顿。
而且,还打不坏人,更打不死人。
竹鞭这东西,其实是许多小孩子,童年的噩梦。
因为,竹鞭这东西,常常是家长对孩子执行家法的时候的利器。
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打不坏人,也打不死人。
但是,可以把人打的吱哇乱叫。
那种疼,深入骨髓,难以忘记。
不过,好像擀面杖这样的东西,也必须准备几个。
不然,对方如果用锄头跟铁锹对仗的话,自己这一边的人就要吃大亏了!
不对,其实铁锹也要准备一两把,以备不时之需!
小伙子们在村口做竹鞭的时候,又有人想起这茬,于是就派了几个人,飞奔回家,去取铁锹或者擀面杖。
集合的时候,黄翠兰跟蒲小翠见了,不禁微微皱眉。
正要呵斥,其中一个小伙子就连忙说明其中的缘由,然后又做出保证:“大奶奶、五奶奶,你们放心好了!这铁锹跟擀面杖,我们能不用,就坚决不用!除非,是用来对抗樊家人的铁锹、锄头、菜刀、砍刀这样的利器!”
“即便如此,到时候,也不能往人的脑袋上招呼!那样是犯法的,也违背了咱们老沈的祖训跟做人的原则!”
蒲小翠眉头舒展,严厉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是,五奶奶,我们都明白,不会冲动行事!”
几个愣头青见她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们看,连忙朗声应下,将心里那一点因为愤怒而生起的,不安分的小东西,给使劲的掐灭了。
“记住,咱们这一次去,主要的目的不是打人,更不是伤人!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安然把梨花跟她的儿女带回沈家!并且,让那渣男今天就答应办好离婚手续,一次性补偿给梨花一笔赔偿,以及两个孩子从现在到十八岁为止的抚养费!”
走在乡间小路上,蒲小翠十分严肃的,跟大家坦言自己的想法。
黄翠兰热烈附和:“你们五奶奶跟五婶说的很好,大家都给我牢牢记住,免得到时候被人家一刺激,就红了眼睛,主次不分,把最重要的目的给忘到脑后去了!”
“我们记住了!”小伙子们,听得热血沸腾,异口同声的应下。
人到中年的人,虽然没有几个人这样呼喊,却也使劲点头。
樊家村离沈家村,并没有多远,也就七八里路这样。
穿过一大片的稻田,翻过几座小山,又穿过一大片的稻田,再次翻过两座小山。
樊家村,就近在眼前了。
一行上百人,分成了五个小队,分批进入村子。
其余的人,暂时先隐藏在一个稍微僻静一点的小树林里,好好休息一下。
每隔十分钟,过去一个小队。
一共进去四个小队,余下一个小队的二十人,等候在村口,作为策应。
蒲小翠跟黄翠兰在第一分队,率先进入了村子,在樊建明家还没有接到消息的时候,就站在了这家人的庭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