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君臣情
“皇上,若定炤儿去和亲,烯儿是不是就可以被换回来了?”庄妃泪眼婆娑地问询着,她已经两个月未见到神翊烯,又惦念又想念,总是梦里梦到襁褓之中的孩儿冲自己笑得灿烂无邪。
“庄妃一心向佛,本该良善才对,明明是四皇子的事,你非扯炤儿身上作甚?”堇妃一肚子怨气总算找到可以泄愤的人。
“是皇上刚刚亲口说的,本宫问问怎么了?”庄妃虽性格温柔,但其生于王公贵族,自然比宫女出身无依无靠的堇妃硬气很多,这种优越感是刻在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天性,后天再怎么习得也只是狐假虎威装装样子。
“你俩能不能安静一会儿?别惹皇上心烦。”宣贵妃不想看到自己的心腹吵闹不停,这令她甚觉难堪。
“贵妃教训的是。”庄妃立马低头认错,她可不想顶撞宣贵妃。
“贵妃姐姐,都是庄妃她挑事在先。”堇妃委屈地撒着娇,为了她的炤儿安康长乐,她不自觉将自己活成了刺猬,只用最柔软的腹部包裹自己的孩儿,外人看到的都是她的利刺。
“你们就不能让朕省省心?朕首先也是父皇,舍不得派孩儿去那么远的地方,但朕更爱民心切,不得不派皇嗣去和亲,天下安宁不是重中之重吗?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对百姓而言无一利。”
神翊翔语重心长道,平心而论他确实是位盛世明君,但他为这皇位付出了多少艰辛又岂是旁人眼中所看到的那些?
“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求安宁,父皇仁慈,儿臣钦佩不已,臣民也定感恩不尽~”神翊烁笃定地点点头,他对他父皇是一半敬佩一半否认,凡事都应该分两面看,人无完人,帝王将相亦如此。
“对对对,为了天下苍生,和亲之事,父皇也再斟酌斟酌。”神翊煜舍不得四皇子入赘金戈,明明是可以和自己共享玩乐的同伴,远隔千里还怎么携手同欢。
“煜儿,你府上之事怎不多斟酌斟酌?还有空建议朕?”神翊翔皮笑肉不笑,看得人后背冷汗涔涔。
“父皇,儿臣知错了。”神翊煜不想再因纳妾之事惹皇上不悦,当着后宫及群臣,他不愿再被教训半句。
“从今往后,太子太子妃正式入住东宫,太子府就暂且封闭起来吧。”神翊翔觉得是时候让他的煜儿回宫了,喜好玩乐之人若放浪形骸太久确实容易把本真弄丢了,他得亲自督促太子,让其好好用心在治国理政之上。
“皇上~”宣贵妃不知为何皇上会突然宣布太子回宫一事,她很是质疑。
“贵妃不同意吗?”神翊翔眯着眼睛打量着。
“陛下英明神武,臣妾有何怨言?臣妾只是想到关于东宫一事,不知当讲不当?”宣贵妃临时起意,想为煜儿回宫做些准备工作。
“说~”神翊翔不喜欢宣贵妃拐弯抹角的性格。
“皇上,自从煜儿搬入太子府到现在也有五六年了,东宫年久失修,怕是衬不起这对新人,不妨让臣妾带人修葺一下,再迎太子夫妇入住可好?”宣贵妃但凡能找机会突显自己的时候,从不犹豫。
“若是修葺,得多久才能住人?”皇上若有所思道。
“假使简单修整至少也得半个月有余吧?不过这期间可以委屈太子太子妃暂住永延殿,臣妾已为他们夫妇二人修整了偏殿。”宣贵妃立马变得似邀功一般。
“也好,还是贵妃心思缜密,那就先这么定吧,东宫的修葺尽量早些完工,也免得他俩在永延殿打扰你清净。”神翊翔表面上是照顾宣贵妃,实则是不想让太子与其走得过近,虽然他知道宣贵妃很垂爱太子,为其琐事都很上心,但他总觉得其意有所图。
“怎会呢?有煜儿和……太子妃陪着臣妾,那是臣妾的福分,何来打扰之说?”宣贵妃内心窃喜地很,她正好想找机会调教调教太子妃。
“煜儿,你俩多照顾照顾宣贵妃,别给她添乱就好,吃穿用度若有需要,就直接跟苏瑞说。”神翊翔冲苏公公眨眨眼睛。
“奴才能为太子太子妃效力,那是奴才前世修来的福分。”苏公公立马忠诚地跪恩道。
“谢父皇、宣母妃为儿臣劳心费神,煜儿和晓梦谨记在心,日后定恩爱有加,不负众望。”神翊煜装作十分感谢的样子,其内心却满腹牢骚。
“去给太子妃挑两个使唤得惯的宫女,这种小事就别劳烦宣贵妃了。”神翊翔意在说给宣贵妃听,好让她摆明自己的身份,不要乱掺和太子的事。
“咗~”苏公公立马起身朝殿外走去。
“父皇,儿臣可不可以亲自挑选。”独孤晓梦也不客气,直截了当地问。
“呃……行,去找苏公公一起吧。”神翊翔对自己选的太子妃还算满意,虽然女子有脾气有个性不太好管教,但是行事并无半点遮掩,想什么说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总好过在太子身边留守一位心怀叵测之人,还得让人处处防着自己被暗算被套路。
“谢父皇。”独孤晓梦抱拳感谢完就急匆匆地去追苏公公,宴会的气氛太压抑,她总算有机会可以出去透口气了。
“煜儿应多让太子妃修身养性,别整日跑跑跳跳,日后若怀了皇孙更应言行谨慎才对。”宣贵妃慈祥地很。
“还是贵妃理解朕的心意。”神翊翔确实很想早点抱上大胖孙子,好能巩固神翊煜太子的地位。
“太子理应早生贵子才可为皇上解忧哦。”堇妃直言地很,虽然她明白皇上若有了皇孙,她的炤儿便会失宠了,对小儿子的重视怎能赶上对大孙子的疼爱?
“好了,不要给煜儿太大压力,朕不急,新婚燕尔,正是二人需要好好磨合心性的时候,卫国公为政事操劳,为大周朝奉献了半辈子,煜儿平日里多照顾一下太子妃,礼让三分。”
虽然独孤儒渊告假未能参加,但皇上的话肯定会传到其耳朵里,帝王认可臣子的功劳,真是件令人艳羡的事。
君明臣,臣明君,君君臣臣传佳话,赢后世赞誉无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