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杨奇仍然没有入睡,现在是跟时间赛跑,每分每秒都有消息泄露的风险。
为了防止镇民逃跑,让镇民之间相互监督,如有发现就奖励粮食。谁家若少人,其家人和相邻镇民会受到严厉惩罚。
当然,这只是一个防范于未然的手段。
一切的措施只是为了防止平城县得到消息,一旦平城县获得造反的消息,官老爷为了自身的官职,极可能隐瞒不上报。但也会调军、征召乡丁做平叛准备,并且有可能关闭城门。
杨奇真正怕的,正是这个!
平城县城虽然是人口几万的城,但好歹也有一道真正的城墙。对毫无攻城手段的义军来,一旦城门关闭,短时间想要攻下将变成不可能。一旦拖的久了,别其他方向的地方部队,单粮食的压力,就足以让义军自己崩溃。
起兵的时间只能是越快越好,拖不得!
哪怕武器装备没有到位,也没有关系。毕竟相比于主动的他们,平城县本身更加没有防备,拥有的力量也极其有限。衙役和捕快们本来倒是一股力量,只可惜在上云镇这边损失惨重。剩下的地方乡兵,不经过提前的征调和集结,单靠他们自身实力,难以与义军对抗。
先一个个攻破村镇,削弱平城县的战争潜力,增加义军实力,这样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就发生逆转。
再兵贵神速,趁平城县上下没有警惕前攻进去,起义军就赢了。
明日必须开拔起兵,朝县城出发,否则夜长梦多。
平城县城县衙。
沈县令正坐在高堂的主位上,看着公文,心不在焉的听着各位同僚讨论中枢下发的征粮任务情况。
两天之前派出去的典吏和捕快们,到现在还没动静。沈县令就有点急了。可至今仍旧没有消息,就让沈县令有些不安了。该不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吧?
难道是先前那些袭击了官差的贼寇又出现了?
可是,自己足足派出了一队县营防官兵,还是少说十几号捕快。就凭普通的流贼,应该不敢动才对。
沈县令思来想去,有些不安,就叫来自己的幕僚,吩咐道:“派几个机灵的属下,去催促典吏尽早回来。”
他到现在还认为,下去收税的典吏和捕快们是有什么事耽误了,压根没有想到会有人造反!
命令发下去,沈县令松了口气。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发呆了片刻后,沈县令摇了摇头,重新拿起了手中公文。
一定是自己的错觉。
上云镇校场。
义军士兵整齐划一,旌旗猎猎,枪阵林立,倒是真有几分军队的气象。
启动军队查询能力。
民兵人数已经达到三百多人,加上最新招募的百名流民,新兵数目保持三百名左右。
杨奇已派出骑兵队去侦察周围二公里的情况,也为了防止有人借机逃跑,好随时回来汇报。
五千的镇民在加上二千的流民,总共七千多人,仅仅是动员就耗费了一个上午。
杨奇异常恼火,叫来王卫,吩咐他去看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队伍迟迟不能出发。
片刻之后,王卫回来禀告。
原来是有人对故土有着难以割舍的依恋留恋之情,久住故土不愿意离开。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眼看着就要到了正午时分,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杨奇不得不下狠心,令人强迫用刀赶他们走,即使这样还是有几个不肯离开的。
要不是顾忌义军大部分都是上云镇的人,杨奇巴不得抛弃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为了断绝这些人返乡的念头,直接打晕或绑在运车上,部带走。
上云镇都烧成灰烬了,还有什么好留恋。
就这样七千人的队伍缓慢的出发,最前面的是周平率领的三百精锐营的义军士兵,主要是探路。如果遭遇到敌人可以随时迎战。
最后面是李武的三百新兵,正保护着粮草辎重,防止敌人袭击。
中间的大多数镇民与流民迈出离镇的这一步,他们将彻底与过去的农民身份告别,再经过几次杀戮与战斗,未来将会成为真正的义军与暴民。
虽然耽搁不少时辰,队伍只缓慢的走了六七公里,在天黑之前令义军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