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俩个心腹的为难,赵兴耐心的解释:“我的战车阵法,是重新捡起了古代战车对骑兵的巨大限制的作用。但咱们工部的武钢车笨重无比,而且还需要佛郎机炮做装备,那就是拿钱堆起来的,我们没有那个财力。”
赵梓和陈策研究过赵兴的车战之法,认为及其可行,才支持赵兴的施行。但真正操作起来,却让两人感觉到困难了。就赵兴要求的两百辆战车,还有上面配备的四百杆大号的二人抬,简直让现在的财政不能支持,这东西太烧钱了。
看着那么一大批粮食和赵兴收受八家的贿赂不少,但根本就支撑不起这样的花费。
赵兴笑着解释:“其实我需要的所谓战车,不是那种昂贵笨重而用途单一的武钢车,我只要将我们的普通大车,在四壁加上能挡住箭矢的木板就行了,平时上面可以装运我们携带的粮草物资,战时车尾冲外,组成一个车城,上面的抬枪杀敌。这样一来,直接从民间购买合格的大车改造,不但省事,更降低了巨大的成本,同时还能闲时运输,战时作战,岂不一举两得?”
当赵兴这么一算账,赵梓和陈策才舒缓了一口气:“那样一来,改造后的马车的造价最多十两银子,按照我们现在的粮食价格,最多也就七石米,这个我们负担的起。”
赵兴笑着继续道:“而这样轻便的战车,还不需要两匹马拖拽,我们山陕盛产毛驴吗,反正也不需要用战车追击敌人,所以,毛驴就足可胜任了,这样我们就又可节省一大笔开销。”
陈策再次拍手:“毛驴还好养活,只要有干草就成,这样,我们就又节省了大批的豆料,简直太划算了。”
“而我定制的抬枪,口径要比工部的口径大,是两倍,管壁厚,可比咱们军队装备的自杀神器火铳,或者二人抬威力大多了,也更安全多了。这个东西我叫他喷子,大号的喷子,一枪出去,就是成百上千个铅子铁砂,在冲击的敌人面前,给他来一道铜墙铁壁,我喷不死他皇太极。”
“好好,咱们和他们的铁骑真刀真枪的干不过,我们就喷死他们。”赵梓拍手,兴奋的叫好。
“光防守,我们是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的,所以,我们在喷他个晕头转向的时候,我们必须出击,所以我的阵型是这样安排的。”说着,从书架上拿出一张图纸,摊开来展现给俩个人:“我们的一万将士,五千骑兵在面对敌人突击前,拦截敌人,给后面的车阵争取摆放时间,然后负责将建奴吸引过来。再然后我们的骑兵撤退到车阵之中休整,由五千步兵操作这些战车对敌打击。
敌人撤退了,我们的骑兵给予追击,然后不和敌人硬拼,再次将敌人吸引到车阵前,再交给喷子喷他们。如此往复,敌人损失惨重精疲力尽,我们养精蓄锐之后,骑兵再次突击,一举将敌人打垮,然后进行追击,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面对这样灵活的阵法,面对如此严密的算计,赵梓和陈策真的彻底的佩服了赵兴的能力。
于是四个人也不再吃饭,而是趴在一起仔细的研究补充这个阵法的缺点。翠艳出身将门,更是对各种古老的阵法精通无比,他所指出的弊端都切中要害,而又能在赵梓和陈策的帮助下,拿出解决的办法。再加上赵兴后世的种种阴损手段加持,这个阵法在趋于完善的同时,更增强了战斗力。
如此,大家对未来战胜建奴从悲壮,变成了信心满满。
随着建军训练紧锣密鼓的进行,时间也在不断的推移,崇祯几次下诏,让赵兴回京,但赵兴都以边军虽然被安抚,但流寇的事情还没有彻底的摸清,坚决赖在西北不走。
同时,借助自己的便利,针对三边总督杨鹤的调查也在开始,并且多次上书杨鹤政策的不当,希望他能改变政策,不被那些狡猾的流寇的诈降之计给骗了。这也是在为洪承畴的上位做铺垫。
而洪承畴这段时间干的也是红红火火,他在延安和绥德等地,招降了几股流寇杆子,分给他们土地,进行屯垦,安置了大量的流民流寇。而对那些玩诈降之计的顽匪,只要他们再次起事,洪承畴立刻向赵兴借兵给予围剿。
对于这样的处断,赵兴给予了坚决的支持。按照赵兴的方略,训练和实战需要结合。后世时不时的搞演习,那是没有敌手的无奈之举。现在这有现成的敌人,那何必还搞演习,直接来真的。
四个旅轮番上阵,打了就是。
那些乌合之众面对兵精粮足士气高昂的强军,只有转眼受首的份。
对于投降的杆子,洪承畴的政策是,杀其首领,安置其部下。对于死战不投降的,那就是按照赵兴的策略,分进合击,穷追不舍。以骑兵追击,以步兵围剿,一定将其彻底的歼灭,让他们连死灰复燃的机会都没有。
而外地眼热延绥安定富庶前来抢掠的杆子流寇,也被赵兴的骑兵直接追进了老窝,也就再没有人敢正眼看延绥了。
当然,那些不接受减租减息的地主世家,却总是招风,时不时的就会被从外地冲过来的流寇洗劫。
而这些流寇却对哪怕是一墙之隔,接受减租减息的地主士绅大户人家却秋毫无犯。他们的自己就是替天行道,那些体恤佃户的人家,都是好人。替天行道的好汉,怎么能欺负好人呢?绝不。
而这些被欺负的坏人报警,就总是上演警察总是出现在最后的戏码,然后追着一群流寇的屁股,烟尘滚滚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此下来,在八月的时候,延绥之地再无流寇盗匪。后来,在屯垦和减租减息之下,在金秋十月,延绥之地竟然有了上缴的钱粮,而百姓却没有再饿死的现象发生。
中国的百姓就是这样,只要哪怕是一碗照得见人的稀粥活命,就绝对不会造反,都欣喜的做顺民。
洪承畴这样的政绩,赵兴当然要不断的上书夸奖,更有当地士绅名流联名上请愿书,为洪承畴请命。如此洪承畴在朝堂名声大噪,吏部考功司评语曰能。内阁考评为知政知兵。皇上的印象是,可堪大任。这样一来,洪承畴的下一个目标就几乎是水到渠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