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这货绝对有当奸臣的潜质,面对不利的消息,最先想到的就是压下去。
“老百姓常说会当媳妇两头瞒,看起来你是个合格的媳妇啊!”柳淳意味深长道,弄到吴中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应该是夸奖的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奇怪啊,您到底是说我好啊,还是不好啊?
解缙瞪了他一眼,“真是蠢材,这还听不明白?能在这时候送上万民血书,定然不是普通人,他们这是在向朝廷示威,岂是你想压就压得下去的?”
吴中吓了一跳,也顾不上解缙言语的冒犯,急忙道:“那,那该怎么办?”
“查!一查到底!”解缙冷笑道:“现在还是办明教一案,咱们就把这些人跟明教放在一起,弹劾他们勾结明教,煽动百姓造反。”
咕嘟!
吴中吓得咽了口吐沫,“解学士,你不怕捅破天啊?”
解缙道:“我也是没有办法啊,不这样怎么能顺利推行海运?还有,把这些百姓都发配去东番岛,多种甘蔗,还能增加收益,陛下也会同意的。只要把青壮迁走,剩下的老弱病残也就不足道也了。哪怕想造反,也扯不起大旗啊?”
解缙侃侃而谈,很显然,他不光能当奸佞,还能当铁血宰相,关键是心肠够黑。只不过他也清楚,这事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得成的。
他扭头转向柳淳,奸笑道:“辅国公在上,这事唯有请您老人家帮忙,我也是一心谋国,天日可鉴。”
“哼!”
柳淳只回了一个字,可这简单的一个字,充分显示出辅国公的不屑鄙夷,柳淳是什么人?岂会跟你们这些奸佞同流合污?他迈着大步,将两个人甩得远远的。
吴中和解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我说解学士,你也是太过分了,这么明显的甩锅之策,人家辅国公能看不出来吗?“
解缙恶狠狠怒视着他,“你给我闭嘴,我倒是想让你背锅,你也要有那个本事才行!”
这俩货紧跟着柳淳,前来面圣。
道衍坐在一张有靠背的椅子上,低垂着老眼,默不作声。朱棣给柳淳赐了一张椅子,至于解缙和吴中,只有绣墩。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两个千恩万谢。
朱棣开门见山,“刚刚姚先生向朕介绍了运河沿线的情况,淮安,扬州,兖州……许多昔日繁华的所在,如今都凋敝冷落。虽然明教之乱影响不小。当归根到底,还是改漕运为海运的原因,此事涉及到数百人的生计,朕不敢等闲视之,把你们叫过来,就是询问一下你们的看法。”
朱棣挨个扫过,道衍已经把话说清楚了,自然无话可说,而柳淳则是沉思不语。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历史上,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什么意思呢?
就是扬州繁华天下第一,隋炀帝修通了运河之后,作为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之处,而且还兼具盐利,扬州的确是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都市。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在这座天堂一般的城市里,没有百万贯的家产,都别说自己是有钱人。
虽然在宋元之后,海贸发达,江南崛起速度很快,但是依旧掩盖不了扬州的繁华。
可问题是历史上如此辉煌的扬州,为什么到了后世,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了呢?除了一些旅游资源,貌似没有更多拿得出来的东西,教育,文化,企业,科技……似乎一夜之间,扬州就变成了一座普通的城市了。
原因何在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就好像大航海之后,原本的地中海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一样,在海运兴起之后,漕运就衰败了。
曾经一度十分繁华的淮安等地,甚至沦落成了省内的贫穷地带,和昔日的风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遍观历史,这样衰败的城市,并不罕见,比如西安,比如洛阳,比如开封……这些古都都曾经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可是都随着自然条件恶化,经济中心迁移,失去了昔日的地位。
这本是正常的规律。
可是对于身处其中的百姓来说,却是太残酷了。
尤其是像大运河这种,朝廷一道命令,几乎在一夜之间,密集的船只就消失了,客源消失了,生意没有了。
从天堂到地狱,来的是如此迅猛,甚至不给人思考适应的时间。
老百姓上万民血书,柳淳并不认为是真的,或者说背后一定有人策动。毕竟道衍刚刚进京,就立刻送来了,时间把握何其精妙,又岂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柳淳敢确定,这次上书背后不是那些士绅,很简单,这帮人的势力已经被摧毁差不多了,至少在山东,士绅的力量几乎没了。
既然不是他们,就应该是那些商人了。
商人开始想办法影响朝廷的决策了,柳淳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愤怒?既然没想清楚,那就暂时看看热闹吧。
“陛下,臣以为,改革变法,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漕运不堪重负,改行海运,是顺理成章,若是因为一些人的阻挠,就迟疑不决,朝廷为了维护漕运,依旧要投入巨额的花销,实在是不堪重负。”
解缙一开口,就从开支入手,显然正中下怀,朱棣听得很认真,这也让解缙格外鼓舞。
“陛下,海运并非不需要劳力,相反,海运所需的劳力更多。只要稍微给百姓一点时间,他们还是会找到生路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不穷啊!因此臣觉得只要抓住那些挑唆的野心之辈,事情就可以顺理成章解决,陛下大可以不用忧心。”
解缙刚刚说完,道衍就把眼睛睁开了,微微冷笑。
“真是好一番高论吗!解缙,老夫问你,漕运和海运需要的工人一样吗?运河沿线的数百万人,如何能拖家带口,迁到海边居住?”
“老大人,我说了,要的是劳力,不是家眷。”
“那家眷怎么办?扔下不管吗?”道衍的三角眼寒光四射,充满了杀伤力。解缙被盯得很不舒服,脸上泛红,只得道:“姚大人,自古以来,慈不掌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两全其美固然好,但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道衍沉吟道:“既然没有想清楚,就不要随便乱动,偌大的朝廷,方方面面,牵连甚大,一旦不慎,就会出现乱子。这次明教作乱,就是个明证。老夫身在应天,并不清楚情况,不过老夫觉得,一切以稳妥为先,还是不要急躁冒进。”
道衍说这话的时候,还扫了下柳淳,很显然,他是说给柳淳听的,毕竟解缙还没有放在他的眼睛里。
整个大殿里面的气氛十分诡谲,解缙被道衍像孙子一样训斥,根本不敢还嘴,吴中就更是不管用了。
此刻朱棣面色阴沉,显然也在权衡得失。
改漕运为海运,好处看得见,可漕运被废,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也让朱棣始料未及。
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落在了柳淳身上。
“这个……陛下,有得有失,自古皆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去做,但是对于一个朝廷,不管利弊,都牵连太大,难以下决断,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棣哼道:“朕不想听这些废话,朕现在问你,可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个……臣也没有,不顾臣觉得可以找到。”
朱棣道:“你打算怎么找?”
“那就要集思广益了,非是臣一个人能想到的。”
朱棣用力哼了一声,“也好,你们都先退下去,好好想想,朕也要思考权衡,等后日上朝,再行议论。”
朱棣甩袖子离开,剩下几个人也只能告退,道衍打着哈气,“老夫年纪大了,一路奔波,实在是撑不住,只有先回去休息了。”
他走了,解缙和吴中凑到了柳淳身边,解缙一肚子话。
“辅国公,你刚刚怎么不撑住啊?”
吴中也说:“是啊,只要辅国公能顶得住,我们两个就能把老贼秃驳倒,咱们三个打一个,还能吃亏吗?”
柳淳微微冷哼,“你们两个最好想清楚了,这是国家大事,不是相互倾轧争斗,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了,能有什么用?”
柳淳训斥了这俩人,就直接离开回府。
等他到了府邸,刚进门就感觉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热闹。
跟宫里的针锋相对完全不同,很生活,很温馨。
“弟子拜见师父。”
高大的朱高煦恭恭敬敬向柳淳施礼,柳淳一眼看到了他额角的伤疤,不大,但是很深。
“唉,早就让你注意,怎么不知道小心?”
一见面就被责备,朱高煦满不在乎道:“师父,一点小伤不算什么的,我们这些人哪个没受过伤,弟子这还算是轻的呢!”
柳淳瞪了他一眼,怒道:“别不把安全当回事,我现在都被老贼秃逼到了墙角,就等着你们的突破呢!不然这一滩死水,如何能两全其美?”
朱高煦顿时大笑起来,“师父,弟子把那个宝贝弄来了,不过暂时放在了天津仓库。”
柳淳眼前放光,“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怎么样,管用吗?”
“没说的,保证让那帮土包子惊掉下巴!”
柳淳终于露出了笑容,“看起来,后天早朝,就是咱们师徒一鸣惊人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