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山笑了:“具体时间只是个大概,主要还是得看你们的能否转场拍摄!这个剧本是我写的,我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出现的年代背景和剧情走向,关于他身上发生的事都在哈城!”
“那我回去后催催两位导演,但最大的可能性是导演组分成两条线,一部分在黑河,一部分在哈城。”李又彬这样说的。
“可这样一来,几个主要演员很有可能会两边跑了,是不是太折腾人了?”
“累是累了点,但整体的进程也快了很多啊!但跑动最频繁的还是以我跟老娜为主,我们这一辈的演员在敬业上是没问题的,多辛苦点儿吧,也好给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
他嘴里的老娜,就是在剧中跟他扮演夫妻的蒙古族女演员萨日娜,也是一位老戏骨,不仅演技奇高,唱歌也接近专业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感染力。
不过她现在的名气并不大,真正的成名立万就是在这部剧之后,她所扮演的母亲真是太完美了,执着、刚毅、开朗、贤惠,特别是她那甜美的微笑是那么动人,会成为华国母性的代表形象。
本善大叔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该有的品质。黑河距离哈城将近六百公里,单程至少得大半天,那边可不通飞机,来回折腾确实是受罪,况且天会越来越冷!”
这个“冷”字全国也没有这两个地方的人最有感触,尤其是黑河,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30度以下,有记录的最低温曾达到过零下62.2度,这也是俄国西伯利亚的最低温度记录。
即便是超大城市哈市,室外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40多度左右,平均值也得零下18度到20度左右。
这样的恶劣天气对于本地人稀松平常,对于山海关以内的是受不了。
尤其对李又彬、萨日娜来说,虽然一个是吉省人,一个是内蒙人,但成年后都去了京都发展,早已不适应这种极寒天气了。
这么冷的天里,长途跋涉好几百公里,即使车里有暖风,也绝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刘清山却是有不同的意见:“分成两组拍,倒是能加快拍摄的进度,但这部剧里有很多雪天戏,如今可才八月份!”
他的言外之意是,进度倒是有保证了,关于雪景内容的拍摄就成了问题。
他之前为什么要求实地实景拍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当时年代的真实感。
为了赶进度而分组拍摄的好处,远没有按照正常拍摄进度循序渐进来的扎实,也刚好赶得上这几个取景地的冬季来临。
果然不需要他过多的解读,李又彬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分两组拍摄不可取?”
“不可取!”
“那就只能临时中断正在进行当中的拍摄,尽量结就你的时间来分配拍摄计划了!”
“所以我之前是一直抗拒出演的,可你们这么坚持,我也不好拒绝啊。”
“这的确是个问题,即使目前在黑河的进度一切顺利,但由于没有雪景的采集,只考虑到抢进度的问题,确实是不太合理!”
“是那两位导演哪一位的主意?我是指分组的提议!”
“高导!孙导的意见挺模糊,一直没有明确态度。”
“孙导就是闯关东的鲁省人后代,他应该比高导更了解一些这部剧的年代背景,以及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性了,两位导演虽然是他的推荐,但也仅仅是两个人就是原版剧的编剧和导演。
实际上他跟两个人并不认识,所以更谈不上了解了。
那位高导尽管在业内的名气更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更多,但仅就此剧而言,还是缺少孙导家里长辈言传身教的了解。
但刘清山不好背后针对两个人说三道四,也就只能通过这么含糊的回复,来侧面指出其中的意见相异的重心。
李又彬当然能听得懂,也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么说来,还真是高导缺乏一定的本地认知了。我也能理解孙导的沉默,毕竟这部剧是以高导的名义牵头的!”
“不应该呀!”本善大叔插进来一句,“据我所知,两个人都有在大连生活学习的经历,应该很熟悉这边的气候问题了。”
李又彬马上解释:“我想应该是大连为海洋气候,虽地处东北,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跟东北的内陆地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刘清山点点头:“高导只在大连呆过几年,他的执导水平没的说,更是写出了很多优秀剧本,可文字上的理解跟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高导这个人不错,说话耿直爽快,一针见血,性格粗犷、大气,十足的爷们儿范儿,最典型的了鲁省人脾性!”本善大叔说道。
刘清山摇摇头,“我并非是指他性格上的不足,而是东北生活经验的不足。孙导为什么没在这件事上发言,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态度了。追求进度的思路没错,毕竟这部剧投资这么多,还要面对来自资本方的压力,但慢工出细活也并非贬义词,得首先套入当地的现实情况!”
“我试着跟高导说说你的意见?”李又彬有很明显的欲言又止迹象。
“还是由我来说吧,毕竟我才是这部剧的编剧。”
“那你讲话婉转一点,高导这个人我认识,工作起来针对性很强,没有太多的个人观念。”本善大叔的语气也有点小心翼翼了。
刘清山呵呵笑道:“我会注意分寸的,高导同样也是我最敬佩的导演编剧之一,内心里是一直将他视为业内长辈的。”
长辈跟前辈又有很明显的不同,刘清山这么说也是实情,终归他的抄袭作品里就有人家的好几部。
说着他就站起身,边走边掏出了手机。
对面的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刘先生?真的是你,老李你见到了吧?那家伙一听你的戏快要杀青了,好说歹说的非得亲自跑过去一趟!”
刘清山把位置摆得很低:“那是李老师对我的重视,我是受宠若惊啊。”
“那你打来电话是......”
“您老放心,答应了的事我是绝不会无故失约的。”
“还别说,看到是你的来电,我刚才的心里咯噔一下子,真以为是有什么变化了呢!”
“哪能呢,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还是不敢违背的!对了,我打电话的意思是,要不我改天再加入剧组吧,您放心,既然商量好了的事情,我这边万万不敢耽搁!我的理由是眼下的季节有些不太对,您在黑河那边的拍摄是整部剧里的重头戏,总不能因为我拍到了一半就临时中止。”
“哈哈,咱们是老乡,还是同一座城市的近邻,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我们之间不需要这么绕来绕去的!”
“其实吧,我的观点就是拍摄进度并不重要,想拍出一部最理想的年代剧更得精打细敲。当然了,我可不是在质疑您的什么,而是就事论事而已!”
“我明白了,你是对老李嘴里的分组拍摄有不同意见吧?没事,有什么话你就照实说,是我的错一定会有清醒认识。”
“不关乎谁的错,而是我认为分组拍摄的进度太赶了,很有可能赶不上东北的冬季最冷的时候。”
“嗯,这个问题我上午的时候还想到了,根据你的剧本描写,很多的场景都需要齐腰深的大雪作为背景!”
“是啊,那种大雪场面现在不多了,可往前倒个三四十年还是能经常看到的。尤其是在深山里的老林矿区,雪的厚度都能埋下一个人!”
“对对对,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继续说!”
“黑河那边的第一场大雪,基本上十月份就要来临,但也距离此时还有至少两个来月呢,我的建议是您还是拍您的,等黑河的戏份拍完了,剧组转去哈市时,我一定准时去组里报道!”
“这样吧,我也明白你的意思了,但一郎那个角色出现的时候,可跟雪天没多少联系,此时拍正合适,你也不需要另选时间了。至于分组的问题就算了,大不了整个组先去哈市拍摄关于你的戏,等天冷下来再回黑河继续拍就是了!”
“但投资方给你的压力问题......”
“其实没人给我压力,而是这部剧本身投资巨大,之前的分组想法也只是我单方面的考虑,不然预算超出的太多,以后再想获得这么大的投资就有些困难了!”
“高导,我也算是投资方,今天就在电话里给您个许诺,只要是您的项目,以后不管投资多少,别人不投我就投,我相信您的编剧和执导能力!”
“哈哈,有你这句话,说什么我也得亲自去看着你出演!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大概哪天能赶到哈市?我这边好提早几天结束,早早赶过去筹备。”
“这个月的20到24号之间吧,因为我这边的戏尽管已经快赶完了,但必须尽快剪辑出后期来,雪域工作室才好按照粗剪内容来制作特效部分,你也知道这一部分很耗时间的!”
“我懂我懂,那就这样,我这边争取20号之前赶过去,期间有什么变动咱们及时联系!”
“我这边基本上没什么变动,定下来的日子就会严格执行。另外,韩三爷不久前跟我说过,这部剧力争在国视一套播出,极有可能会被当做开年大戏推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