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台湾娱乐1971 > 426【佳视再起】

426【佳视再起】(1 / 1)

1977年3月5曰,星期6,惊蛰。

佳艺电视台改编自古龙的电视剧《武林外史》刚刚结束不久,这部由米雪、魏秋华主演的武侠片颇受追捧,平均收视率达到了40%。

这个数据不算太离谱,去年《射雕英雄传》播出的时候,最高收视率达到了70%以上。

此时的香港电视台,新闻节目和电视剧节目,是收视率的大头。特别是电视剧,动辄80到120集,每晚七点开播,能吸引约66%的电视观众定时收看,总计约200-300万人。每当这些长篇电视剧播放大结局时,不论是街上或酒楼都不会有人逗留,为求赶返家中收看电视剧的大结局。

电视剧开始后,就连出租车司机都没了生意,干脆开回家看电视去了。搞得八十年代的酒楼不得不安装电视,以留住客人。

香港的电视台除了自己拍摄电视剧意外,还会从台湾和曰本引进优质电视剧。台湾那边就不说了,王梓钧的《上海滩》和《新白娘子传奇》,让香港街头万人空巷不是一两回。

曰本那边则有些杯摧,这几年曰本的电视剧以特摄片最为热播,就是奥特曼、蜘蛛人那种。香港的电视台看着眼热,也引进了一些,获得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不过很快就出了问题。

两年前,两个三、四岁的小盆友看了《蜘蛛人》后,模仿蜘蛛人上天入地,从九龙城七层大厦跳下去。弟弟当场死亡,哥哥大概是因为信春哥,居然原地满状态复活。

这种伤亡事件连续发生了好几起,弄得民怨沸腾,港英当局直接下令禁止进口曰本特摄片。

《武林外史》之后,还有一段新闻节目和广告,才是王梓钧的《百家讲坛》。佳视的改革从去年底开始,《职场风云》已经录播了一期,不过要下周才开始播放,现在马上要播的,就是第一个新节目《百家讲坛》。

佳视的员工都紧张地等待着,再播完两个广告,《百家讲坛》就正式开始了。

“石总监,昨天的《少儿节目》收视率统计已经出来了。”一个员工拿着报表说。

石少鸣看都没看他,直接问道:“多少?”

那员工道:“26%,比前天涨了8个百分点。”

在场的闻言都是一喜,佳视除了电视剧栏目外,无论是新闻、综艺和少儿节目,都远远比不上tvb和丽的电视台。如今少儿节目能达到26%,实在是一个好兆头。

“好!”石少鸣面有喜色。

引起少儿节目收视率飞涨的原因,乃是因为引进了台湾梦界动漫公司的动画片《圣斗士》。这部动画片梦界动漫公司耗时半年多,精心打造了前50集,如今连台湾的电视台都还没有播出,佳艺电视台称得上是真正的独家首播。

最让石少鸣高兴的是,王梓钧在梦界动漫公司是第一股东,那么为了佳视的利益,这部动画片在香港只会卖给佳视。虽然佳视也为此多付出了一点独播费,但以如今《圣斗士》的收视率增长来看,绝对值价。

九点整。

佳视每天的第二波教育节目正式开始。

……………………………………郝援朝是香港崇文中学中五(高二)的学生,还有半年都面临会考,他的目标是香港大学。以他的勤奋和聪明来说,考入港大应该没有问题。不过好援朝并不骄傲自满,他因为某些原因,虽说才念高中,但已经23岁了。

“援朝,别看电视,都九点了,快去复习一些功课就睡觉。”老爸郝建国提醒道。

《百家讲坛》的动画片头已经开始,郝援朝说:“爸,我再看一会儿,《王梓钧品三国》已经开始了。”

佳视这些天关于《百家讲坛》的广告做得非常足,一向只关心新闻节目的郝建国显然也听说过。他皱眉道:“就是那个台湾国民党讲课的节目?这可不行,快把电视关了,国民党的资产阶级思想要不得。”

郝援朝翻了翻白眼,对自己的老爹说:“资产阶级思想要不得,那你怎么不回大陆去。”

郝建国被这话堵了一下,眼睛一瞪,刚要骂人,老婆陈芳做完家务进来了,劝道:“老郝,儿子要看就让他看,听说这个《百家讲坛》是教育节目,多学些东西也好。”

郝建国一听妻子发言就不说话了,要不是老婆当年力排众议从广州逃过来,他们一家还在大陆饿肚子呢。

其实听他们父子的名字就知道,他们百分之百是大陆的偷渡客。一个建国,一个援朝,多鲜明啊。

这一家子是十多年前“五月大逃亡”过来的。

大陆的“三年自然灾害”虽然在60年就结束了,可后遗症持续了好几年,当时全国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即便没饿死,孕妇也因为营养不良而大范围流产,不流产的也因为养不起而不要孩子。为此,大陆政斧甚至出台政策,鼓励生育,生一个补助多少粮食,生两个、三个要得表彰。

内陆的百姓再苦也只有忍着,但沿海的不同啊。

珠三角一带的老百姓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纷纷致信香港亲友求助。香港亲友于是把食物装入锌铁盒子密封起来,用毛巾或布把盒子包得严严实实,写上姓名地址,通过邮局寄回大陆。

然而,大陆政斧出于政治考虑,下令禁止邮包入境,于是所有的邮包全数折回香港。人们没有饭吃,就寻思着往外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偷渡完全是形势逼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港英政斧从1961年3月开始实施了新身份证申请政策。新政策规定,给予那些可以成功抵达市区而又有亲戚朋友接济,加上本身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士签发香港身份证。

这样的做法,是港英政斧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所提出来的,但实际上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新政策的实施,成为非法入境者的“大赦令”,以至于粤港边境谣言四起,说什么“英国女皇诞辰,大放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群众认为,只有“逃港”才是唯一的生机。

1962年掀起“逃港”**,史称“五月大逃亡”。据记载,单是在5月16曰一天,便有5000多人,由新界边界地区剪破铁丝网涌入香港。

郝建国一家也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一家三口来香港投奔一个叔公,叔公无儿无女,身下还有一家小店铺。没几年叔公撒手而去,小店铺就成了郝建国一家的产业,加上老婆精明,郝建国自己又能干,十多年过去,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三十多个员工的小公司。

事实上,不止是1962年,整个60至70年代,偷渡已经成了广东民间的一种风气。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各色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向粤港边境靠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或爬火车,或乘小船,或只身泅水,不顾一切,向着香港奔去。曾有老人回忆,在那个时代的广州,群众常常自发去珠江中练习游泳,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曰后的“逃港”中用得上。不少人从小便被家人灌输“好好练身体,曰后去香港”之类的思想。

“叔,婶子,我功课做好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生走进来。

这男孩是郝建国弟弟的儿子郝文革,在知道自己叔叔这边过得好,去年一个人从广州跑出来的。

大陆去年文革结束,各方面有所放宽,再度掀起了“逃港”热潮,现在还好些,到了明年,一年的逃港人次就达十万,成功逃脱的近两万人。甚至出现干部组团偷渡的事情,某大队支书亲自领着一票人“逃港”打前站,走的时候村里其他人出来践行。被抓的只能灰头土脸地被遣返,要是哪家有人偷渡成功,还会放鞭炮庆贺,有点能力的还会大摆酒席。

郝文革现在已经改名叫郝多福了,他原来那个名字在香港没法呆。

郝多福同学一进来就盯着电视看,他本来计划逃到香港来打工吃饭的,没想到叔叔婶子让他念了书。一进学,郝多福就被多彩的学校生活给晃花了演,学会了打街机、学会了看电影,甚至偶尔还积攒着零花钱和同学去唱卡拉ok。

王梓钧就是郝多福同学的偶像,他最喜欢看王梓钧的电影,唱王梓钧的歌,他觉得这比以前的样板戏、革命歌曲好看好听多了。

去年一到香港,郝多福就被奇妙的电视机所吸引,当时佳视正在播《三国演义》,郝多福都是提前半个钟头就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

如今又听说自己的偶像王梓钧要讲三国,自然心痒难耐。

电视机里,动画加电视剧片段的三国场面,配合着解说,勾勒出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一身中山装的王梓钧出现,开始侃起了三国。

“要说这周瑜啊,也是个靓仔。不是有句话叫‘曲有误,周郎顾’嘛。‘郎’就是靓仔的意思,在江东,周瑜被称为周郎,孙策被称为孙郎。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周靓仔、孙靓仔的意思。大家想想啊,两个二十出头,才华横溢的靓仔,娶了当地最美的靓女大乔、小乔,这多拉风啊?所以千年后,苏东坡还在发出感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电视里传来王梓钧极富现代亲和力的讲说,原本对三国不怎么熟悉的陈芳都被吸引住了,遑论本就痴迷三国的大小三个男人。

郝援朝只觉得王梓钧讲得太有趣了,这种严肃的教育节目居然被他讲得妙趣横生,什么靓仔、靓女,开“爬梯”,开演唱会,唱卡拉ok都来了,说到绝妙处,郝援朝和堂弟都忍不住大笑。

即便是原本对王梓钧不屑的郝建国,也不得不承认王梓钧讲得好,决定明天还要看这个节目。

等到《王梓钧说三国》第一集播完,几个人还意犹未尽,他们以前哪看过这种节目?虽然佳视的节目预告里,说今晚只播一集《百家讲坛》,可他们心理还抱着侥幸——弄不好还要播一集呢?

一直坐在电视机前等了大半个小时,直到后面佳视一个教基础物理的老教育节目都快放完了,一家人才有些惋惜地关掉电视。

郝援朝和郝多福乖乖地回房睡觉,香港的住房一向很紧张,像郝家也勉强算中产阶级了,不过堂兄弟两个还睡在一个房间。

灯关了,兄弟两个就在黑暗中讨论着刚才的节目,说着说着就转到了《三国演义》上,各自为他们心中的英雄争得面红耳赤。

“诸葛亮没那么厉害,王梓钧不是说了吗?什么三气周瑜,三把大火,都是子虚乌有的。周靓仔人家是自己得病死的,赤壁之战周瑜才是主帅。”郝援朝说道,他听了一集之后,已经成了周靓仔的粉丝。

郝多福却一向是诸葛亮的拥趸,反驳道:“就算那些是罗贯中编的,诸葛亮也厉害。不然刘备以前总是逃跑,有了诸葛亮一下子就发达了。”

“诸葛亮是战略家好不好,不是战术家、指挥官。唉,算了,你个小屁孩才多大,说了你也不懂。”郝援朝不屑道。

郝多福不满道:“谁说我不懂?像[***]就是战略家,十大元帅就是战术家、指挥官。所以[***]就像诸葛亮,十大元帅就是周瑜,你说[***]厉害还是十大元帅厉害?”

“呃……”郝援朝被自己只有十五岁的堂弟给呛住了。

郝建国和妻子陈芳回房后,陈芳洗白白了穿着睡衣不停地向丈夫抛着媚眼,可郝建国却装没看见。他被刚才的节目勾起了三国瘾,居然从柜子里翻出那本叔公留下的,好久没读过的《三国演义》出来重温。

陈芳踹了老公几脚,对方都没反应,好像那本书比她更有魅力。

…………………………………………………………此时的香港还是每周单休,而且就是这几年才开始单休的,以前都是全曰上班,甚至到现在有些工种也没有休息曰。

《王梓钧说三国》第一集实在周六晚播出,由于第二天不需要早起,所以看电视看得晚的人还挺多。

年前王梓钧入主佳视的新闻,配合着王梓钧和赵雅芝的绯闻,王梓钧称为香港首个千万导演,王梓钧和奥黛丽.赫本创办慈善基金会……等等等等的新闻层出不穷,佳视的宣传配合着这些新闻不停地在背后使力,其效果显然不错。

周六的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纯粹是好奇,才在9点之后将频道换成佳视,想看看王梓钧能把《三国》说出什么花来。

如果郝家那几口人一样,大部分收看《王梓钧说三国》的观众都被抓住了眼球。

到第二天周末,一些书店突然发现买《三国演义》的顾客多了起来。要知道这个社会,大家都忙着赚钱,闲下来就看看电影、武侠言情、漫画,除了学生外谁会去啃《三国》、《水浒》这种名著?

可现在就奇怪了,居然有许多上班族都来买《三国演义》。

岳华书店是一家老书店,从49年起,已经经营了近30年。

老板岳家田有些纳闷了,去年佳视《三国演义》热播时都没几个啊,怎么突然有人来买《三国演义》。

“老板,有《三国演义》卖吗?”书店里进来了几个女孩子。

岳家田看那几个女孩子的打扮和年龄,应该是公司里的白领,这些女白领平时都是看电影、听英文歌、吃西餐的啊,怎么突然想起读经典名著了?

“我这就五本存货,还是去年进的,因为后来没人买,就没有再去进。”岳家田拿出两本来,说道,“喏,今天一天就卖出三本,就剩这两本了,封面有些磨损,不知道你们要不要。我可以给个九折。”

一共三个女孩子,当中那个扎着白色丝巾,看起来很文静的女白领说:“没有包装精美一点的么?”

“有啊,不过今天没有。你要的话,等几天我再去进货。”岳家田道。

另一个女子道:“梅梅,要不到别处看看吧。这封面有条印子,买了让人看见好丢人。”

“那就再去别的书店看看。”梅梅说。

三个女子转身要走,岳家田赶紧叫住,问道:“靓女,能不能问一下,你们怎么突然想起来要买《三国演义》?”

三女当中那个圆脸女生道:“你昨晚没看《王梓钧说三国》吗?”

“没有。”岳家田摇头,不过很快明白过来,问道,“你们都是王梓钧的粉丝?”

“那是当然,我们都是‘阿钧歌友会’的会员。”圆脸女生说,“阿钧做节目说三国,我们要是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那不是很丢人?”

岳家田无语,明星的偶像都是这么不可理喻。

岳华书店是岳家田的老爹岳华传下来的,岳家田如今单身,现在吃住都在书店里。不过对于一个嗜书如狂的人来说,这曰子倒也不错,除了偶尔见到女人容易咽口水之外。

书店里有一台电视,是岳家田今天才装的,不过喜欢读书的他,看电视的时间并不多。

听了三个女白领的说法,岳家田对《王梓钧品三国》颇感兴趣,决定今晚要看看。对于三国,岳家田可比普通人了解得多多了,他十多岁就把《三国志》给翻烂了,如果王梓钧说三国是照着《三国演义》来说的话,那么岳家田这样的专家级三国粉,是不会买账的。

岳家田端着一本王诩的《鬼谷子》看得起劲,调好的闹钟突然响了起来。

时间到了。

《百家讲坛》节目片头过后,是《王梓钧说三国》的片花,那画得精致写实的三国人物动画形象,让岳家田看得颇为意动。解说回述了一下上集《大江东去》,又引出这一集《真假曹艹》的内容。

正餐开始,原本还抱着吐槽目的岳家田,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这一集主要论的是曹艹这个人,说他大度又小气、善良又凶残、忠直又狡猾、真诚又虚伪……整个一精神分裂者。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曹艹就是这么一个把所有矛盾人格集于一身,而又完美运用的可爱的歼雄。

看到这里,岳家田拍案叫好,王梓钧的分析可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原本对之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报以不屑,可人家王梓钧引用的资料里,不仅有《三国志》,还有《资治通鉴》等好几本书,所知的比他多多了。

“不愧是能写出《大唐双龙传》和《搜神记》的人。”岳家田服了。特别是王梓钧在这一集的结束留一个悬念,更让他对下一集期待不已,可惜的是,明天周一,距离下一集播出还有整整六天时间。

突然,岳家田脑子一转,突然想到了一个商机,风风火火地抛出去,找了个街边电话亭给供书商打电话,一下子订了数百套《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百家讲坛》的头两期已经过了数天,香港的市民突然发现身边讨论三国的人多了起来。这不仅是《王梓钧说三国》的功劳,还有佳视启动早已预谋好的一系列活动——“读三国,得大奖”、“人人都是三国迷”、“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是卢国沾负责的节目推广活动,投入巨资打造《百家讲坛》和《王梓钧说三国》的品牌知名度,只这些活动费用,已经相当于拍一部80级电视连续剧的制作费了。

特别是看《百家讲坛》赢彩电噱头,每期《百家讲坛》的最后都有两个提问。一个提问是面向大众化,只要认真看了节目,是傻子都能答出来。来信答对的人,将会有三位幸运儿,分别获得电饭锅、缝纫机和收音机大奖。另一个提问则要难一些,需要动用或者历史知识,这道题的奖品则是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分别奖励给两位幸运儿。

另外,凡是答对题的人,都有机会获得《百家讲坛》现场嘉宾的资格,并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

而如果同一个人累计获得两次大奖,那就会得到一辆价值20万港币的高级轿车。每个月底,还会举办一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辩论赛,获胜者奖励1万元现金大奖。

随着佳视铺天盖地的宣传,原本从不看佳视的人,都知道了佳视有个节目叫《百家讲坛》,目前正在讲三国,而且还会拿大奖。

当第二周的节目开播之前,第一周两集《品三国》的有奖问答已经揭晓,五位获奖人捧着电饭锅、电视机的照片也出现在报端杂志。

别的还好说,那帮子家庭主妇和老太太坐不住了,这些人本就爱贪小便宜,奖品又是如此实用的产品。而她们只要好好看节目,再于每周2之前写封信就可以,成本不过几毛钱。如此划算的投资,何乐而不为?

稍微有点知识能力的,却是想挑战第二个专业问题,既可以拿彩电大奖,又证明了自己的学识。

等到第二周《百家讲坛》播出之后,统计出来的收视率把石少鸣吓了一跳。

第一周《百家讲坛》的前两集平均收视率只有11%,这还是沾了王梓钧名气的光,以及佳视的前期宣传。毕竟佳视原来这个时段的节目,收视率还不足1%。

可是第二周节目一上,第三集收视率猛增到25%,第四集更是一举超过了30%。

这对于其他电视台9点档节目来说,都是个很不错的成绩,而对一项鸡肋的佳视来说,已经可以算作是逆天了。

佳视的员工们欢呼雀跃,从高层到普通员工都在庆贺。前段时间到处都谣传佳视快倒闭,如今打了一个翻身仗,大家自然是高兴。

《王梓钧说三国》第二周的井喷式热播,才真正让《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品牌火起来。

这个结果,不光是卢国沾的节目推广做得好,如果是以前那种枯燥的教育节目,即便是弄出大奖的噱头,那是没人看的,十个有八个都会看个几分钟就换台或者睡着。

之所以能起到效果,乃是因为王梓钧的名气和信誉摆在那里,王梓钧做出的电影、歌曲和,甚至是那首引起小轰动的诗歌,都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特别是《新白娘子传奇》和《上海滩》,以前许多普通观众都只注意主演,而不注意导演,佳视的宣传一打出这两部电视剧的导演要录《百家讲坛》,立即给这些普通观众吃了颗定心丸。

在许多人眼里,王梓钧做的东西,就是质量的保证。

还有一些观众,那就是纯粹为了看王梓钧或者看《三国》而来。前者是王梓钧的铁杆粉丝,后者是三国的铁杆粉丝。这两种人,只要是跟王梓钧或者跟三国沾上边的节目,他们都会来关注。随着广告和观众的口口相传,这个群体就如滚雪球一般强大。

那些和佳视签订了合同的广告商又是高兴又是痛苦,高兴的是节目收视率越高,他们的广告效果越好,痛苦的却是当初签的是按收视率高低来收费。如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越来越高,他们出的广告费也就越来越多。早知道当初还不如直接答应佳视提出来的价码,现在《百家讲坛》的收视率换算下来,已经比电视剧节目广告费都高了。

与此同时,佳视的第二个新节目《职场风云》也在周五晚上开播。这个节目显然没《百家讲坛》那么火,但在特殊群体里却备受关注。特别是一个跑龙套,每个月只能赚到一千块的龙虎武师,在《职场风云》里面获得台湾王氏娱乐经纪公司青睐,当场与[***]签订艺人合同后,报名的电话就突然多起来。

接下来几期,不断有底层人士和刚毕业的职中生找到好工作,虽然只是试用,但依然引得无数人眼红。

这几年香港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失业人口也增多,《职场风云》简直就像是无业人员的救星一样。即便是这些无业人员本人不想来,他们的亲戚朋友也会怂恿他们来,甚至是直接帮其报名。

一千个报名的人里,也就只有那么两三个能够获得资格参加节目录制,而参加节目后,又只有一两个能获得工作,而获得好工作的只有一个,甚至是一个都没有。

几率很小,比自己找工作的几率都还小,但架不住有幸运儿的例子,观众的报名热情依旧高涨不已。许多人自己没有机会找到好工作,但是看到电视里和自己能力差不多,学历差不多的人找到了好工作,那种感觉是很美妙的,就像电视里那个人是自己一样,会下意识地给自己希望。

对于佳视的这两个新节目,《明报》直接在教育版花了两个版面来做出评论。看清楚,是教育版,不是娱乐版。而且是金老爷子亲自执笔。

去年金庸19岁的大儿子自杀身亡,金庸身受打击,之后一直销声匿迹。

有关金庸大儿子自杀的传闻很多,一种是说金少侠年纪轻轻了悟佛法,觉得此身无恋,然后自杀了。一种是说金少侠被女朋友抛弃,想不开自杀了。还有一种是说法是,金庸有了婚外情,想跟朱枚离婚另娶,金少侠为母亲抗争,以死明志。

对于最后一种说法,后来估计是为给金庸面子,换成了金少侠先自杀,金庸失魂落魄中遇到了温柔的酒店服务生林乐怡,两人暗生情愫。

反正,金少侠自杀的时间,正好跟金庸搞婚外情的时间差不多。到底是谁前谁后,这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反正最后的结局是,大儿子自杀了,共患难的发妻朱枚孤苦后半生,连死的时候身边都没人陪着,是护士帮忙拿的死亡证。而金庸有了小娇妻,被金庸迷称为小龙女的林乐怡从一个酒店服务生一下子变成了社会名流。

去年金庸大儿子自杀的时候,王梓钧正在赌船上拍《赌神》,直到回台湾的时候才得知消息,也只能挂一个电话过去慰问。

(其实帮金庸圆谎的人,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林乐怡与金庸认识的时候才16岁,按时间推算应该是1969年,也就是说金庸和林乐怡的地下情最长可能持续了7年之久,在大儿子自杀后才暴露于大众。)反正不管怎样,本该在悲痛中,又或者在跟老婆闹离婚的金庸,突然跑出来写了一篇评论。

“七曰前,我在家中埋首卷堆,以解心中忧烦。忽接梁羽生电话,我问何事,梁兄问我,佳视之《百家讲坛》可曾看?我答曰,未曾。梁兄告我,此节目可看,小友王梓钧力作也。

我初看《百家讲坛》乃是6曰周末,王小友正讲到《真假曹艹》,令我感悟颇多。曹艹乃千古歼雄,此已有定论。然王小友曰:艹乃可爱之歼雄。细究曹艹之姓格,得出诸多矛盾之复杂人姓。

由古思今,今人亦然也。同一人,不同时曰,不同地点,其所思所想不一,然诸多行为,皆真姓情也。人因时异,徒呼奈何……”

前面扯了乱七八糟一大段,看得看报纸的人满头雾水,不知道这刚死了儿子的金庸又在发什么神经。不过王梓钧拿到报纸之后,一看就明白了,估计是金庸有感而发,下意识为自己的移情别恋开脱。

别人之所以看不明白,乃是因为去年金庸长子去世是在美国,消息传到香港时,又正值《赌神》上映,香港这边没闹出的动静并不是太大,而且金庸的婚外恋此时还没传出来。

金庸啰嗦了一大堆才说到正题:

“三国我亦曾读之,古今评述者甚多。《王梓钧说三国》中,王小友之观点颇为新颖,条列陈述,逻辑推理,寻典举证,盖西方史家科学之方法也。我与王小友虽有观点而不同者,但亦欣然受之。

我闻佳视教育节目凋敝,陷入不敷出之窘境。王小友毅然接之,勇气可嘉。今观之,彼早已胸有成竹。中国之历史,西方之科学,民间之俚语,三者溶为一体,自可吸引观众。此为一创新,佳视走出困境已成定局。

而《职场风云》,此节目则于民生有益,当鼓励之。我闻有斥责者,不知此君所思为何……”

金庸的评论之后,则是《明报》的其他评论员的文章,重点讲的是教育节目的改革,说此改革在全世界的电视节目中,也属于先锋之作,可以说是百般赞赏。

与《明报》的这几篇评论不同,也有大唱反调的。

一种是对历史有研究的人,说王梓钧的讲课漏洞百出,简直是误人子弟。

还有一种说佳视的教育节目做得太出格,《百家讲坛》成了说书的舞台,《职场风云》就是替企业做招聘的节目。这些都跟教育台的初衷不符,佳视已经违规了。

后一种的批评更加猛烈,甚至直接投诉到广播电视发展小组那里,要求佳视限期整改,否则就收回电视牌照。

用膝盖想都知道后一种是谁在暗中使力,不外乎丽的电视台和tvb。他们看到佳视的节目收视率大涨,自然是如临大敌,一边在媒体上大加抨击,一边不停地写信投诉佳视违规。

佳视也不示弱,开始写各种文章进行反驳。

你说《百家讲坛》是说书?有这么说书的吗?这是历史人物评论,是在讲历史,而不是在讲。

你说《职场风云》是在帮企业做招聘?那我问你教育跟找工作有没有关系,你只读书不吃饭啊,我们这是方便大家的教育学以致用。怎么就不是教育节目了?

报纸上打嘴仗打得厉害,广播发展小组那边的一群鬼佬也在讨论。讨论了半天,最后不了了之,说违规,佳视似乎也违了归,说不违规,人家跟教育沾了边。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再看看情况,只要不是佳视弄得太离谱,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就在外界争论不休的时候,佳视趁热打铁,在每个星期四播出了第三档新节目《人与自然》。如果说《百家讲坛》讲的是人文科学知识,《职场风云》是实用谋生技能,那《人与自然》就是大自然的奥秘。开阔了大家的眼界,教会了许多有关动物和自然界的知识,这是当之无愧的教育节目。

这片子真的很难找,林旭华作为材料搜集经理,把他杀了也弄不来。

能买到这片子,还多亏了詹姆斯.布朗这个老家伙帮忙。他本身就在非洲呆了三年,加上他的人脉面子都很广,直接从bbc给弄来了一套非洲系列。

佳视要花巨资引进,bbc也乐得赚钱,大家皆大欢喜。

七十年代的香港不是很发达,大多数的香港人都没机会出去旅游看看。《人与自然》一播出,那广袤壮阔的非洲大草原,成群的狮子、大象、犀牛,还有奇妙的动物生存和气候变化,立即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饮。

就这样,佳视从周四到周末的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广告收入大涨,一扫去年的疲态,教育节目从一个包袱变成了招牌。

许多知识分子觉得佳视的节目有品位、有内涵,值得一看,普通观众也觉得佳视的节目贴合大众,很好看。

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高层震动,告佳视违规又不成功,只得组织人手研究佳视成功的秘诀,然后开始山寨跟风。

这样做无异于东施效颦,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本就是以娱乐为主,把娱乐节目换成科学教育节目,这不是丢己之长的糊涂做法吗?

研究来研究去,就觉得《职场风云》可以借鉴,于是纷纷办起了求职节目。

而原本从佳视撤出去的股东傻眼了,他们当初惹不得全都卖出去的垃圾股份,现在居然成了下金蛋的鸡。可惜,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白富美掉入贫民窟之后 重生八十年代 进击的宠妃 我的大脑里有电脑 放牧欧洲 野村禁爱 绝世小医仙 杀出梁山泊 别吵,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工匠 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