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名扬】(1 / 1)

自昨天王梓钧的20万张唱片卖出以后,现在你无论走在台北的哪条街上,听到的不是《精忠报国》就是《大约在冬季》。反正那张专辑里的十首歌挨个轮着放,舞厅里、咖啡馆、音像店……几乎已经听不到其他歌手的声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自然是歌本身好听,那种突破时代的震撼让人百听不厌。其次就是由于政斧的搜捕行动,虽然已经刻意隐秘了,但仍传出许多风声。因此在选择放歌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被当局认可了的这张《精忠报国》。

由于有军人和公务员的大量购买,唱片很快售罄,黑胶工厂里忙得手忙脚乱,根本来不及灌第二批。郑振坤的商人本质发挥到极致,开始印刷关于王梓钧各种海报售卖,居然也赚个盆满钵满。

其他唱片公司的老总眼红得要死,早知道他们当初就答应王梓钧提出的条件了,羡慕嫉妒恨啊。

“海报,海报,王梓钧的唱片海报!数量有限,先买先得,欲购从速!”傍晚的西门町,一个青年开着辆机车停在路边上,从车上抓起一堆纸使劲地大叫。

青年的身边很快就围了一群人,有人问道:“多少钱一张?”

“两块钱!”青年点燃一根烟叼在嘴上,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

“这么贵,王梓钧的唱片才卖25元!”

青年拿起海报一翻,拍着背面说:“看到没有,这后面有十首歌完整的歌词,卖你两块已经很便宜了。”

“哇,真的有歌词,我要一张!”一个少女拿着钱往前挤。

“给我来十份!”有人吼道。

青年被众人挤得差点站不稳,只能大喊道:“别挤,都有都有,卖完了我再去进货!”

半个小时后,青年手中的一千张海报就卖完了,换成一沓厚厚的台币。正当他准备发动机车离开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的少年抓住他的手臂说:“你还有海报吗?”

青年点头说:“有啊,不过你明天再来吧,我还没去进货。”

少年挠了挠头说:“我不是要买,我就是想抄一份歌词。”

“不买?”青年气道,“你逗我玩呢,要歌词自己蹲音像店听去。”

少年有些尴尬地说:“我从高雄过来,身上的钱花完了。”

青年看了他两眼,问道:“你高中没毕业吧?来台北做什么?”

少年说:“我在电视上听了王梓钧唱歌,想来台北拜他为师。”

青年哈哈大笑:“你够傻的,还拜人为师!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少年说:“我叫罗大佑,17了。”

“看你的样子,一天没吃饭了吧。”青年拍拍机车的后座,说道,“上来,大哥带你去吃饭!”

罗大佑见他如此热情,心里有些怀疑,不过一想到自己没什么可骗的,就一跨脚坐了上去。

青年发动机车飞奔起来,那速度快得就是能超脱地心引力,罗大佑一惊,说道:“能不能慢点?”

“胆小鬼!”青年放慢速度,问道,“翘家的小子,吃完饭给你家里打个电话吧。”

“谢谢!”罗大佑离家半个月,确实想回去了。

青年把罗大佑扔到一家面摊上,丢下两百块钱就回到了车上,机车“嗖”的一声飙射而出。

罗大佑没想到他突然走了,连忙拿起钱在后面追着高喊:“喂,你叫什么名字!我以后还你。”

“我叫柯受良,钱你不用还了!”青年在机车急速行驶中,抬起一只手朝后面挥了挥,很快就消失在街头。

……

6月22曰,香港,夜。

金庸正埋头写着《鹿鼎记》,妻子朱枚拿着一张唱片进来,放入唱机中,说道:“你听听这个。”

“是什么东西?”金庸发下笔发问。

“台湾那边,王梓钧的歌。”朱枚说。

“就是台湾当局鼓出的爱国英雄?”金庸从妻子手中拿过唱片的包装盒,上面是一个刻着“精忠报国”的裸背。

“咚咚咚……”战鼓的声音从唱针与唱片的摩擦中发出,黑胶唱片远超磁带和cd完美的音质,让人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古代的战场。

金庸被那突如其来的鼓声吓得手都抖了一下,除了戏曲唱片,还没见过哪首歌里敲锣打鼓的,而且还是战鼓。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金庸手里拿着的包装盒不知什么时候掉到地上,呆滞的说:“好雄壮的歌!”

朱枚又拿出几本杂志说:“这是那边寄来的,听说发起武侠协会的也是他,这篇连载的《大唐双龙传》也是他写的。”

“他发起的武侠协会?”金庸实在无法将爱国英雄、歌手和家这几个身份联系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开始读起关于王梓钧的生平事迹。

那些杂志上极尽吹捧之能事的文章,都是郑振坤找人写的。关于王梓钧的事迹,几乎都是真的,但熟悉王梓钧的人见了,却又觉得全是假的,端是神韵非凡。

那写文章的人也是一副好笔杆子,看到王梓钧唱着《我是中国人》中枪倒下的时候,一把年纪的金庸居然有掉泪的冲动,看得是热血沸腾。

这天晚上,好奇的金庸反复的听着唱片,将王梓钧的看完,大呼过瘾。激动之下,金庸提笔写下一篇人物评论:“武穆忠魂在,文山浩气存……”

第二天,无数香港人翻开《明报》,准备看今天更新的《鹿鼎记》。谁知拿到明报后,第一眼就看到头版头条十个大字,居然是金庸亲自动笔写的评论。

谁这么牛?让金庸激动成这个样子,居然将其比作岳飞、文天祥。(作为一个文人,金庸有时候确实很冲动,干出许多荒唐事来。咳咳,名人咱就不评论了,免得被金迷喷。)

关于王梓钧的报道,其他香港的报纸这两天只是略微提到有个青年在游行时被枪击,但大多数的目光还是集中在台当局那里。金庸这篇评论简直就是点了一把火,相对于政治来说,绝大多数的小市民更喜欢看的是八卦。

于是乎,各大报小报、期刊杂志,纷纷搜集起关于王梓钧的一切资料。有直接转载台湾媒体的文章,亦有人编出王梓钧在混帮派时的爱恨情仇故事,更有报纸言之凿凿地说,王梓钧之所以改邪归正,是因为心爱的女人为他而死,伤痛之下,大彻大悟……

王梓钧的唱片还没卖过来,人已经在香港火得不行了。

——

各位老大好凶残,居然真把俺顶到三江第一名了。大家再接再厉啊,一定要保住俺菊花的贞洁。

呃,关于催更,1万2的我只能流着口水仰望,9千貌似也有点多,其实6千最合适啦,能激起我的码字**。

最新小说: 别吵,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工匠 野村禁爱 重生八十年代 放牧欧洲 杀出梁山泊 我的大脑里有电脑 白富美掉入贫民窟之后 师弟 进击的宠妃 绝世小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