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致仕以后,徐子昂为川陕宣抚司唯一长官,他向绵州有司索要大印……”赵鼎吸着气,后头的话没说出来。他本人也觉得这好像没什么问题,徐卫是唯一在职的宣抚副使,在没有主官的情况下,他主持宣抚司是应该的。
此时,赵谌向徐六问道:“徐卿怎么看?”
徐良不敢信口回答,因为当事人是他的亲属,总得避一避嫌。慎重思考之后,他道:“徐卫也在奏章中说得明白,这是因为职权界定不明造成的,朝廷将它规定清楚也就是了。”
赵谌闻言,也不置可否,因为徐六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赵鼎接过话头:“上次徐太尉到行朝入觐,官家擢他为‘枢密副使’,这还用界定?枢府长官坐镇地方,王庶一走,他管干宣抚司那是理所当然。张浚王次翁等绕开徐卫,擅自作主,这一是违背制度,二是违背节制,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朱胜非一直没开口,见赵鼎说得这么坚决,笑道:“赵相,话也不是这么说。官家虽然擢拔徐卫为枢密副使,但确实也没有明确规定让他参与宣抚司日常事务嘛。”
赵鼎眉头一皱:“朱相,这话旁人说就罢了,你是当朝首辅,制度方面的事还用我向你解释么?枢密副使,这头衔说明一切问题。”
朱胜非有此尴尬,因为赵鼎这个人说话就是直来直去,不会考虑你的感受,只要惹着他就跟那火药似的。咳了一声,排解道:“纵使徐卫的要求合理,张浚王次翁等也没有过错。一方大印关乎两地权柄,确实要谨慎。”
“我只想知道,谁给他们的权力,让他们行使宣抚处置使的职权擅自调兵?这件事情若非要严究起来,是什么性质朱相比我更清楚。”赵鼎严肃异常地说道。
朱胜非接不下去了,因为这整件事情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你永远算不清。非要理论,徐卫也没错,张王也没错,归根到底问题出在机构重叠和职权混乱上。他不想跟赵鼎,因为吵架谁也吵不过这厮,连连摆手道:“罢了罢了,咱们也争,解决问题是紧要。”
赵谌听到这里,遂问道:“以卿等意见,此事如何处理?”
“回官家,首先,明确徐卫的职权,到底是只措置军务,还是兼管本司;其次,这件事情不能和稀泥,该处理的要处理;最后,川陕宣抚处置使到底委派还是怎样,必须拿出决策来。”赵鼎条理清楚地说道。
赵谌听罢,沉默不语。他看得出来,徐卫在这件事情上很恼火。而当初不明确徐九的职权,也是有意为之的。现在看来,徐卫还算晓事。因为他纵使再不悦,也没有掣肘两兴安抚司听绵州方面节置。
至于他请求派新任长官,这话姑且信一半吧。徐处仁王庶先后退休,徐卫作为唯一副手,扶正的呼声是很高的,想必他自己也清楚。现在却上奏要求派新长官,难说没有赌气的原因,得安抚安抚他。
“卿等认为,这川陕宣抚处置使还要重新委派么?”赵谌问道。
这个问题却考倒了一众宰相,按说吧,徐卫在西部多年,功劳和成绩都摆在那里,而且这个人还算当得起“忠勇”二字。把他扶正,主管川陕两地,本没有什么问题。但话说回来,川陕两地,不但是国家强兵集结之地,更是钱粮重镇,宣抚处置使的权力又极大,可以“便宜行事”。
这四个字说起来好像非常简单,没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深究其含义会发现,谁坐这个位置,谁就拥有川陕两地的兵权和政权。比如便宜行事,就包括“便宜黜陟”,黜是指降职或罢免,陟是指晋升或提拔,也就是对官员的任免赏罚。单只这一条,轻重自现。
另外,如果说徐卫是文阶,那官家可能根本就不会这么问,直接扶正。关键在于,他是武臣……“禀圣上,臣以为,如果说另行委派一位川陕长官,没有必要。”朱胜非道。他是首相,他一表态,众人便都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以为他是要支持将徐卫扶正。
“从前,朝廷设川陕宣抚处置使,是因为战局的需要。彼时,金人占据陕西半壁,连四川也受到直接威胁。为了联合两地力量抗金,不得不如此。但现在,陕西已经全境光复,金人的威胁已经转到襄汉地区来,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将权力如此集中。因此,臣建议,川陕分治,罢川陕宣抚处置司。徐卫可任陕西宣抚使,四川宣抚使另行委派。”朱胜非道。
一语既出惊满堂。
他这个意见并不新鲜,之前就已经提过,但当时条件完全不允许,因此作罢。现在他再次提出来,不难看出,宰相终究还是不放心把权力集中到武臣手上。
赵谌点了点头,又问:“朱卿的意见,如何?”
黄潜善想了想,道:“陛下,臣等久在中枢,不熟悉地方上的情况,此事该问徐参政。”
赵谌笑了起来,问徐六道:“徐卿,你意下如何?”
“这事……”徐良给难住了。要以他的意见,那肯定是支持堂弟作川陕宣抚处置使。但偏生因为这层关系,他必须要避嫌。
“徐参政不必有顾忌,照实说。”赵鼎当然知道徐良在想什么,在旁鼓励道。除此之外,他本人其实也拿不定主意,恰好徐良在川陕任职那么久,听听他的意见作为参考。
徐六吸了口气,正色道:“官家,臣不赞成川陕分治。”
“哦?原因?”赵谌追问道。
“虽说陕西全境光复,但党项人趁宋金交兵之机,不断蚕食我领土,今次,更陈兵边境,耀武扬威!所以,认为陕西不再面临军事威胁的说法,不完全对。”
这话出来,谁也反驳不了,因为事实摆在那里。
“再者,陕西多年战历,破坏极为严重,现在正是重建之时。陕西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就不得不依靠四川。两地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办起事来就方便许多。此时若分治,以后两个宣抚司沟通协作起来,可能就不那么顺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