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416章 十七禁令五十四斩

第416章 十七禁令五十四斩(1 / 1)

第416章十七禁令五十四斩

朝会陷入了短暂的安静之中,刘慧明这种剑走偏锋的打法让他们极不适应,众人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首辅陈演首先打破了沉默,问道,“依刘大人所言,不知何为祖制?”

刘慧明笑道,“大明目前只有两祖九宗,要说祖制嘛,得追溯到太祖朝和成祖朝,归根结底还是太祖朝,简单地说就是《御注道德真经》、《大明皇陵之碑》、《大诰》、《御制纪非录》、《皇明祖训》、《太祖宝训》这几本书,其他的都是对祖制的曲解。”

刘慧明直接把太祖搬出来,众臣都没办法反驳了,这已经涉及到政治敏感问题,这些人又不傻,自然不会往枪口上撞。

众臣不敢说话,崇祯当然是百无禁忌的,他代表大臣们问道,“那太祖是何如规定此事的?”

刘慧明想了想道,“臣翻遍太祖朝的各种文章典籍都没找到‘打败仗受罚’的记录,相反,臣倒是记起一件事,就是洪武五年,太祖令中山靖王为主将、曹国公、宋国公为副将北伐元庭,却遭遇了一次大败仗,事后太祖也颇为痛心,却并未处罚过三军统帅,只是自责道‘吾用兵未尝败北。今诸将自请深入,败于和林,轻信无谋,致多杀士卒,不可不戒’。”

众臣都被太祖那段自责的话震惊了,因为这事朱元璋的原话,刘慧明昨天可是下了苦功夫的,让他们不得不服。

见崇祯不语,刘慧明又道,“陛下,太祖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大明军律,也就是传至现在的‘十七禁五十四斩’。”

中国传统军规“十七禁五十四斩”其实就是在明朝形成的,刘慧明的白杆兵军规就是在这上面总结提炼出来的。

他看了一眼光时亨,玩味地笑了笑,问道,“光老大人,你可否把‘十七禁令五十四斩’背出来给大家听听?”

光时亨被臊了个大红脸,他一天光知道整人了,哪知道这些啊,突然刘慧明抢白了一通,慌乱之下只好强词夺理道,“我乃言官,何用知道这些?”

“你既然不懂就请你闭嘴!”刘慧明怒斥道,“你什么都不懂,就想定两位朝廷二品大员的罪,你不觉得你很愚蠢吗?”

“你……”光时亨刚说了一个字就被刘慧明打断了,“你不懂就不要说话。”

光时亨还要争抢话语权,御座上的崇祯突然发话了,“光爱卿暂且住口,且听刘爱卿言这‘十七禁五十四斩’。”

刘慧明挑衅地看了一眼光时亨,道,“你既然不知道,朝堂上这么多人,总有知道的吧?”

刘慧明举目望去,见没有一人回答,不由得心里一凉,满朝衮衮诸公竟然还不如赵括和马谡。刘慧明正要自己亲自背出来,却见赵光抃缓缓抬起头来,艰难地道,“禀陛下,罪臣知道。十七禁令包括悖军、慢军、懈军、构军、轻军、欺军、淫军、谤军、奸军、盗军、探军、背军、狠军、乱军、诈军、弊军和误军。”

刘慧明看了看赵光抃,脸上赞赏不已,又看了看崇祯,见他并无表示,便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时亨,大声喝道,“你听好了,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刘慧明对着光时亨一口一个“斩之”把他吓得双脚发抖,好像刘慧明举着大刀在向他砍下来似的。

他从小记性就好,高中时默读两遍古文就能背下来,现在虽然有所退化,但背这点儿东西还是不在话下的。他昨晚上花了一个时辰才把这些东西全部背下来,今早上朝时在路上又温习了一遍,因此现在就可以肆意挥洒自己的学识了。

“刘侍郎且慢!剩下的赵某来背。”赵光抃大喝一声,艰难地站起来,大声疾呼道,“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朝臣们见刘慧明和赵光抃一唱一和竟然真的口若悬河地把大明军律背了出来,不由得对二人刮目相看,心说难怪他能在崇祯面前得宠。

“赵大人慢着,老奴也会背”,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刘慧明一看竟然是当值太监王承恩,王承恩缓缓地走到前面,尖声唱道,“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百官今天真是长见识了,一个不像文官的文官、一个罪臣和一个太监像玩成语接龙一样背完了“十七禁令五十四斩”,而崇祯皇帝竟然毫无动作,任由三人唱主角,真是奇了怪了。

刘慧明目不转睛地盯着光时亨,大声道,“光大人,你现在知道了吧,这里哪有一条说打了败仗要斩首的?”

光时亨搪塞道,“这个,这个……”

“哼!”刘慧明重重地哼了一声,“你知不知道为了勤王,赵巡抚马不停蹄地从广东赶回家中变卖了所有家产才筹得一万两银子?你知不知道,蓟州被围,士卒连开炮的勇气都没有,是赵巡抚亲自点火开了第一炮?你知不知道,赵巡抚的兵马纪律严明、从不扰民,可不是范志完那种孬种?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不负责任的乱咬乱吠,会寒了前线为大明奋力拼杀的将士们的心?”

刘慧明排山倒海的攻势顿时把光时亨打击得哑口无言,连在场的百官都被感染了,大明国事日益艰难,朝中还争相斗争不已,崇祯并无好的解决办法。刘慧明这种寻根朔源的方法倒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刘慧明转身对崇祯道,“陛下,原兵部张尚书居中调度,虽然手上兵力不多、筹码不足,仍然兢兢业业地操持着,他可没像梁廷栋和张凤翼那样什么事都不做,只知道吃大黄自杀。奈何大明国事艰难,非他一人能力挽狂澜,张大人虽有罪,也并非态度不端正,只是个人能力和手上的筹码不够的问题。”

张国维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崇祯的用人问题,他并不是懂军事的人,崇祯硬把他这样重要的岗位上,不出问题才怪呢?

还有现在的兵部尚书冯元飚,每天只知读书习字,修身养性,能力比张国维都不如,也不知道崇祯怎么想的,也让他做了兵部尚书。

张国维罪不至死,刘慧明也不想在他身上浪费太多的精力,相反,赵光抃这样忠肝义胆有侠气有理想又敢实践的官员才是他要尽全力搭救的。

见崇祯没说话,他又接着道,“陛下,赵巡抚千里驰援,首先保住了蓟州,这是是有功的。其次,这半年来,赵巡抚带领所部兵马南征北战,虽然没取得像样的大胜,但至少也是无罪的。螺山之战,三军统帅是前督师周延儒,但他只知高谈阔论、饮宴收徒,事先不做任何战前准备,反而谎报军功懵逼皇上。东虏大兵压境之时,他也不思索出城御敌,反而让赵巡抚带兵前去御敌,自己躲到后面安享太平,他这种做法一有推卸责任之过,二有陷害忠良之罪,实应重罚。”

螺山之战,他是亲历者,自然明白其中的门门道道,周延儒于公于私都是他讨厌的人,他今天要老账新账一起算。

刘慧明看了一眼匍匐在地一言不发的赵光抃,酝酿了一下情绪,准备做煽情的演讲了,“军队最讲究服从军令,上司有令下属岂能不从!赵巡抚乃是周阁老的下属,赵巡抚明知前面是个坑,仍然毅然决然地往下跳。他明知此战必败,仍然毅然决然地领军出征!他明知此战一败,自己势必下狱论死,但他仍然毅然决然地勇挑重担,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光明磊落之士可遇而不可求,朝廷应当予以保护才对啊。”

刘慧明再次祭出他的排比大法,三个“毅然决然”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把在场的人都感染了,连跪在地上的赵光抃都懵逼了,心道我有这么高尚吗?

但刘慧明不管这么多,他趁众人懵逼之机,马上总结道,“因此,臣不建议处置张大人,让其致仕即可。对赵巡抚,臣以为不仅不应该治罪,反而应该奖励!”

刘慧明的话说完了,众人也反应过来了,看崇祯的表情就知道张国维和赵光抃已经有了保命符了,不能再动了,便把火力对准了周延儒,对他的险恶用心大加挞伐。

崇祯制止了众人,看了一眼刘慧明,问道,“爱卿还有话说吗?”

刘慧明摇摇头,“臣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

崇祯又把目光投向跪在大厅里的张国维和赵光抃。

张国维常年做京官,反应极快,他缓缓地站起身,脸上已是老泪纵横,颤颤巍巍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哽咽道,“陛下,罪民主兵部事,虽无功劳却也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建虏陷入泥淖之中,进退不得,臣如何布置这是天赐良机。大明最终没有出兵,罪民是遵前大学士周延儒之命行事,这是周学士当时给罪民的手令。”

“我去……”刘慧明一口老血直冲喉头,心说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这老头子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亮出底牌,自己岂不白忙活了。

王承恩把手令呈给崇祯,崇祯打开一看,不禁松了一口气,对周延儒也更厌恶了。

倪元璐适时站出来道,“陛下,臣附议刘侍郎。”

吏部尚书李遇知和暂代首辅陈演也站了出来,表示支持刘慧明。

崇祯看了看刘慧明,又看了看其他几人,终于拍了板,“张国维已老迈,就致仕回乡吧,以后酌情录用。赵光抃降一级,暂代天津巡抚。”

刘慧明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最新小说: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梦幻重生 我!成才,草原5班签到365天,团灭老a 史上最懒小书生 大宋之无敌亲王 旅明 兵者 暴力小萌妃:皇叔宠上天! 明末汉之魂 史上第一废太子周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