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1 / 1)

前两天,我梦到母亲了。梦中的一草一木,都看得真真切切,比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场景记得都清楚。

那是一个篱笆墙围起的农家小院,四周绿叶掩映,有矮树,有葡萄架或者瓜秧之类的藤蔓,还有各种瓜果蔬菜。

母亲养了一群小鸭子,在地上跑来跑去,唧唧喳喳地叫着。

她站在一处光环里,戴着套袖,系着围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她捧起一只小鸭子跟我说:“你看,长得多好。”

外甥女从小由母亲带大,跟母亲感情最深。那天她对我说:“舅舅,我梦到姥姥了。在一个农村院子里,姥姥在种豆子,豆子都是金的。”

我跟外甥女平常很少聊天,更没沟通过类似的话题,为什么梦境如此相近?

肯定是母亲的灵魂去了极乐世界,到了一处农家小院,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

姥爷家真穷

要说我母亲,就要先说说我姥姥。我姥姥家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定兴县六里屯村。母亲出生在一九三几年,那时候的河北农民,唯一的生路就是在土里刨食。很多人一辈子没见过钱,以物易物,拿鸡蛋、粮食换柴米油盐。也没什么流动人口,偶尔来点儿生人,都是逃荒的。

赶上灾年减产,一粒粮食都吃不着。什么野菜,树叶,草根儿、田鼠,麻雀,咬得动什么吃什么。这些东西都吃光了,把树皮、树枝子烧成灰,沏水喝,别让胃里空着呀。

吃进去容易,排泄出来可就难了。那些东西根本就不是食物,吃到胃里消化不了,再一喝水,肚子圆鼓鼓的,一个月也消不下去。

还有那饿急了的乡亲,逮着能吃的东西玩儿命地吃。到最后不少人不是饿死的,是撑死的。

我说这些您可能觉着夸张了,农村真有这事儿!

这事儿发生在一九三几年,那时候还没我呢,所以我说了您可能不信。

说点儿我见过的吧。二零零几年,那时候有我了吧?我那时候还写电视剧呢,有一次去云南文山州马关镇采访。壮乡苗寨看着风景如画,您进吊脚楼一看,能惊呆喽!

那地方木头有的是,盖了两层木板儿楼,外头糊上泥。屋里什么都没有,两头牛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在一层正中央养活着。满地的牛尿、牛粪,屋里一片沼泽。牛粪堆旁边还有一口铁锅,常年不刷。

二楼空空荡荡,木板地上放着一堆破布,那就是睡觉的地方。

咱放下远的说近的,还是二零零几年,我在房山工作。就在北京市的山里,还有吃不上水的地方。房后头挖一个坑,下雨的时候存水,冬天指着那点儿水活着。还得感谢政府,把他们迁到了山下,终于吃上了自来水。

所以千万不要看不起农民,他们太不容易了。他们当中有些人确实自私、爱财,那都是长期吃不上饭的结果。困难时期要是大公无私,把自己的口粮贡献出来,那自己就饿死了。

有些贪官侵占农民利益,贪污农民的救济款,那真是连妓女都不如,枪毙十回都应该!

咱城里人有吃有喝的,还今天工作压力大了,明天抑郁了。更有甚者,寻短见了。就应该让他们跟当初那知识青年似的,上山下乡在吊脚楼住上一年,就什么都想得开了。

别瞧过去那人饿得面黄肌瘦,但是不影响生育能力,哪家儿都生他三个五个的!现在人吃得肚满肠肥,照样不孕不育。所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要想壮阳补肾,就得饿着。

就说我姥姥吧,年轻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甭说保胎药、营养品了,可是她有八个孩子。

五男三女,各个欢蹦乱跳的。我估计跟那时候吃的东西有关系,别瞧没营养,可是也没防腐剂呀。

现在的年轻人有了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轮流哄孩子,还得雇个保姆,就这样儿还忙不过来呢。在我姥姥家,姥爷得种地,姥姥一个人带大了八个孩子。我真纳闷儿,那点儿粮食两口子吃还不够呢,这八个孩子也不知是吃什么长大的!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人是猴儿变的,没那么娇气。小猴儿生下来您非不让它跟着母猴儿到处跑,给它搁在空调房子里,天天吃营养品,估计也不成。

我姥姥养活孩子,就充分解放了孩子的天性。给口吃的给口水喝,再给件衣服穿,别的就什么全不管啦,完全放养。

甭管怎么养活吧,反正我妈长到了十六岁。这时候已经是五几年了,农民生活好多了,但还是吃不饱。

怎么办呢?

下书网

最新小说: 借精生子艳福享 开苞小丫头 神级狂婿岳风柳萱 赘婿当道岳风柳萱 神医 诺筱颖傅夜沉 七口棺材 罪爱盲人 岳风柳萱 虎婿杨潇唐沐雪